脉冲电晕等离子体降解二噁英前驱物三氯苯的影响因素分析*

姜媛媛1,2 梁美生1 陈 扬2 王俊峰2 魏石豪2 冯钦忠2 刘俐媛2 李 悦2 付 鑫2 李 震2

(1.太原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中国科学院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北京 101407)

摘要:氯苯是产生二噁英的主要前驱物。利用脉冲电晕等离子去除三氯苯,从电源参数电压、频率、脉宽、上升沿几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三氯苯去除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在输入电压16 kV,频率300 Hz,脉宽100 ns,上升/下降沿100 ns的条件下,三氯苯去除率最高可达70%左右。2)当输入频率500 Hz,脉宽100 ns,上升/下降沿100 ns时,三氯苯去除率随着电压升高增大;当输入电压分别为14,16 kV,脉宽100 ns,上升/下降沿100 ns时,调节频率为100~800 Hz,随着频率升高,三氯苯去除率增大,继续增加频率,三氯苯去除率不变。3)脉宽和上升沿对三氯苯的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同时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降解三氯苯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其降解主要是通过巨大能量引起断键脱氯脱氢,其次是氧化。

关键词:等离子体;三氯苯;参数;机理

0 引 言

二噁英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可致癌、致畸形、致突变,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二噁英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随着垃圾焚烧量的增大,其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控制二噁英的排放至关重要。关于二噁英物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喷射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NOx协同处置二噁英、等离子体技术等。活性炭喷射技术对二噁英的去除会消耗大量的活性炭吸附剂,使用成本及后续处置成本较高。SCR处理NOx协同处理二噁英的条件复杂,难以适应不同工况。考虑到经济成本及后续处置问题,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等离子体技术。

等离子体技术分为热等离子和冷(非平衡)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高能耗及电极结构复杂的缺点,不适用于烟气处理。相比之下,非平衡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二次污染小的特点。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方式主要是气体放电,具体形式有DBD放电、脉冲电晕放电、滑动电弧放电等。其中,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处理二噁英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仍不够理想。

二噁英是混合物,实验室制备相当困难。氯苯是二噁英生成主要前驱物[1]。因此,通常选取取材较易且同样具有多氯代苯环的三氯苯作为实验对象。李锻等[2]采用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氯苯及甲苯,结果表明:处理效果顺序为双脉冲放电>单脉冲放电>交流放电。在双极性脉冲峰值电压为18 kV(峰-峰电压为36 kV) 时,氯苯的降解率可达67%。胡胜[3]利用纳秒级脉冲电源处理六氯苯废水,证明电压变化对其去除率影响很大,·OH对六氯苯去除发挥了很大作用。王勇[4]采用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氯苯,发现滑动弧等离子体可在常温常压下处理六氯苯,效果可达到70.53%;通过实验得出输入电压、进气流量、反应背景气氛是影响六氯苯去除的主要因素。苏飞[5]通过DBD放电去除氯苯废气,从峰值电压、进气浓度、湿度和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上探讨了对氯苯降解的影响,得出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氯苯的合理工艺条件。姜理英等[6]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氯苯,实验表明:随着进气浓度增大,去除率降低,但氯苯去除量会先增大,最终达到一个饱和状态;停留时间对氯苯的降解影响较小;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产物的种类增多,浓度变大。毛玉波[7]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的方法降解氯苯,实验研究表明:氯苯的去除率随着峰值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能量效率却随之下降;进气浓度增加,去除率相应下降,但绝对去除量却相应提高;在其实验条件下,峰值电压5 kV、停留时间5 s为最佳反应条件。张丽军[8]用三氯苯类物质替代二噁英类物质,模拟脉冲高压直流电源的频率、电压等因素对二噁英脱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为12 kV,频率1000 Hz,1,2,4-三氯苯的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

从文献报道来看,等离子体降解氯苯类污染物是可行的,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不同参数工况下的降解效果。但是针对三氯苯研究的文献较少,对于参数研究虽然有一些规律,很少有系统的电源参数研究,特别是针对脉宽和上升沿参数。另外,对能量的分析和机理推断不够具体明确。因此,本实验拟采用脉冲电晕放电形式,采用1,2,4-三氯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参数工况下三氯苯的处理效果,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为其工业化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本研究选定与二噁英相比同样拥有苯环与多个氯代基的1,2,4-三氯苯作为二噁英前驱物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

1,2,4-三氯苯呈无色液体状,沸点为213.5 ℃。考虑到其性质,采用液体注射器注射,汽化室高温(250 ℃)汽化,N2载入将其带出。实验中,控制伴热带温度为240 ℃,气体总流量4 L/min,通入1 L/min的N2将三氯苯载入系统;同时通入2.8 L/min N2;0.2 L/min O2(5%)(预实验得出,随着O2含量升高,去除效率降低[9],本实验选取较优条件)。不作具体说明时,实验中控制三氯苯浓度为10 mg/m3左右。

1.1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参数化高压脉冲电源(西安灵枫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脉冲电压可调0~20 kV,脉冲频率达到100 kHz,脉宽可调0 ns~1 ms。据研究,在能量利用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上,ns脉冲放电>脉冲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实验采用线筒式反应器。反应器参数:内电极为1 mm的钛丝,内径为37.8 mm,外径为40 mm,外电极为304不锈钢壳体,筒体长度为400 mm,两端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根据实验设计,理论计算气体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约为7.5 s。

实验系统由配气系统和脉冲电晕放电系统2部分组成。配气系统分为三路气路(实验所用气体均为干燥气体,但实际实验中不可避免地携带了水分,体系φ(水分)=2%)。一路以N2作平衡气,一路气为O2直接通入混合瓶,另一路N2作载气通入汽化室;与此同时注射三氯苯入汽化室,通过高温加热将其汽化载出。三路气体通入混合瓶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参与反应。通过调节电源的不同参数来进行实验。采用棕色鼓泡吸收瓶在反应器前后同时采样。并连接废气的吸收装置,防止二次污染。整个系统全程伴热。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1—N2/O2气瓶; 2—三氯苯发生装置(注射器+汽化室); 3—流量控制计; 4—混气瓶; 5—高压脉冲电源; 6—线-筒反应器; 7—双路采样器; 8—示波器; 9—GC-MS检测仪; 10—尾气吸收装置。
图1 脉冲电晕低温等离子体降解1,2,4-三氯苯的实验流程
Fig.1 Experimental flow of 1,2,4-trichlorobenzene degradation by pulsed corona plasma at low temperature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步骤

实验开始前,先通入N2 0.5 h排出整个反应系统的空气。实验开始时通入三路气体,整个气路系统全程伴热,待温度稳定约10 min后开始采样。经过多次采样检测,可控制前后误差在5%以内。实验过程中,每调控1次参数,均等待10 min后开始采样。

1.2.2 三氯苯测定及其他参数分析

采样检测:反应器前后同时采样,采用20 mL异辛烷吸收,采样速率为0.2 L/min,采样20 min,共采集4 L。用GC-MS法监测分析。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7890B-5977A气质联用仪对 1,2,4-三氯苯进行测定。测定条件:设定进样口温度为220 ℃,隔垫吹扫流量为3 mL/min;恒流式:1 mL/min;压力46.742 kPa;连接线温度220 ℃;不分流进样1 μL;色谱柱:HP-5 M;升温程序:80 ℃保持1 min,再以40 ℃/min升至230 ℃。样品测定前先做标线。

用Tektronix的DPO 4034B型示波器、P6015A型电压探头和1∶1型电流环测定放电电压和电流。

1.2.3 计算方法

本实验以三氯苯去除率作为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三氯苯去除率:

能量:E=U(t)I(t)f

(2)

式中:e为去除率,%;cin为进口浓度,mg/m3cout为出口浓度,mg/m3.E为注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能量,J;U为电压,kV;I为电流,A;f为频率,Hz;T为周期时间,ns。根据式(2)用Origin积分计算并经单位换算得到能量E,绘制图表分析。

2 结果及讨论

2.1 电压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调节输入电压为10~16 kV,频率为500 Hz,上升/下降沿为100 ns,脉宽为100 ns。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对三氯苯的去除率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电压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voltage on the removal of trichlorobenzene

由图2可知:电压与三氯苯的去除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增长速率随电压升高有变大的趋势。U>11 kV,等离子体开始对三氯苯有去除效果;U=12 kV,三氯苯去除率为17.56%;U=15 kV,三氯苯去除率为46.71%。由此可知,三氯苯去除存在反应起始能量,这同Zhou等[10]对于发生飞灰中二噁英有效去除的化学反应所需脉冲能量至少约1.02×104 eV类似。根据式(2)可知,电压升高,注入反应器中的能量增大,激发生成更多的高能电子和氧化基团,促进C—Cl键断裂,加速对三氯苯的破坏,去除率升高。根据能量计算,在实验条件下,每处理1 mg三氯苯需要消耗能量约为15 J。最佳处理电压为15 kV,这同Ren 等[10]得出的结果一致。

2.2 频率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在输入电压为14 kV和16 kV下,调节频率为100~800 Hz,上升/下降沿为100 ns,脉宽为100 ns。三氯苯去除率变化如图3所示。可知:随着频率增加,三氯苯去除率随即增大,f>500 Hz,去除率趋于稳定。根据式(2)及实际能量测定可知,随着频率的升高,注入反应器中的能量增大。与电压的影响不同,频率的增大主要在于引起反应器中电子的剧烈活动,加剧了电子与三氯苯的碰撞,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氧化活性基团,使三氯苯的降解率升高。

U=16 kV时e; U=14 kV时e; U=16 kV时E; U=14 kV时E
图3 频率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frequency on the removal of trichlorobenzene

2.3 脉宽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脉宽对放电发生的散布和均匀性有显著影响。因此,保持输入电压为15 kV,上升/下降沿为100 ns,在500 Hz的频率下进行脉宽(100~600 ns)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脉宽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pulse width on the removal of trichlorobenzene

由图4可知:在同一数量级的脉宽条件下,随着脉宽升高,三氯苯的去除率略微增大,300 ns后继续增加脉宽,去除率不再持续升高,总体脉宽对三氯苯去除率影响微小。增加脉宽对能量的影响亦较小。

2.4 上升沿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高压脉冲的上升沿很大程度上影响气体放电的发生时刻。因此保持输入电压为15 kV,频率为500 Hz,下降沿为100 ns,脉宽为100 ns,调节上升沿为50,100,150,250,300,400 ns作研究,结果如图5所示。可知:在上升沿为50 ns时,去除效果最好,可达70%。根据能量分析,上升沿的改变对单脉冲能量的影响较小。150 ns之后上升沿继续增加脉冲能量几乎相同,三氯苯去除率也趋于稳定。在上升沿50 ns处处理效果好,原因可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迸发巨大的能量,在瞬间产生更多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物种参与反应。

图5 上升沿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rising edge on the removal of trichlorobenzene

2.5 初始浓度对三氯苯去除的影响

本实验控制三氯苯浓度为2,10,20 mg/m3作比较。固定其他参数条件:电压为15 kV,频率为500 Hz,脉宽为100 ns,上升/下降沿为100 ns,此时实际输出能量约为30 J。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三氯苯浓度对其去除的影响
Fig.6 Effect of initial trichlorobenzene concentration on its removal rate

由图6可知:初始三氯苯浓度愈低,去除效果愈好,但整体来看差别较小。姜理英等[6]调节进气浓度为500,1000,2000 mg/m3,实验结果显示进气浓度的改变对氯苯去除率的影响微小。由此可以认为整个系统反应存在一个稳态平衡。

3 能量分析及机理探讨

3.1 能量分析

随着注入反应器的能量增大,等离子体对三氯苯的去除率升高。通过实验发现,存在最佳的能量输入方式以在总能耗最低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去除率。在本研究中,14~16 kV是比较适宜的输入电压,此时去除效果最好。类似于Ren等[11]对HxCBz的研究结果,即存在最适宜电压15 kV。

3.2 机理探讨

在反应器内通过脉冲电晕放电,激发产生紫外光(UV)、电子、多种自由基,并与三氯苯发生反应,破坏其组成。Ren等[12]研究认为脱氯和氧化过程可去除PCDD/FS。文献[11-12]指出,电晕放电产生UV有利于C—Cl键断开,形成C—H键,达到脱氯的作用。Zhou等[10]经过研究认为通过脱氯,二噁英分子转化成非氯代结构,最终实现二噁英的完全破坏。脱氯反应和氯代物的形成同时发生,从而形成新的二噁英物质。Yan等[14]证明在二噁英脱除过程中,不仅有电子破坏,同时还有光电破坏的存在,持续增加能量,最终无氯苯环会发生破坏,得到CO2或CO。Hung等[15]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去除类二噁英物质,在实验条件下,O2的存在产生O(3P)和O(1D)活性物种参与反应。O(1D)可与H2O(g)反应生成·OH。Katsumata等[16]研究了·OH的降解机制。Wang等[17]认为,O3对2,3,7,8-TCDD的破坏通过O3对CC的裂解进行。

关于具体的反应机制,整体系统反应复杂,各种反应相互竞争。Ge等[18]研究表明:·OH可替代苯环上的Cl原子,生成相应的酚羟基产物;且分散的苯环会通过不同方式相互连接形成多聚体结构。Chen等[19]研究了活性氧介导的多氯联苯硫化物在硅胶上的光降解,论述了单线态氧(1O2)、·OH等活性物种攻击取代苯环上的氯原子,生成相应的酚羟基产物的降解路径。Sun等[20]提出开环和加合2种机制来解释PCDD的降解,开环和加成耗能较少。Lee等[21]也指出,反应中加成比取代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取代产物比加成产物更稳定,但也更难生成。反应的速率常数取决于第一步加成反应。

根据基础的参数研究可推断,反应器注入能量,即电压、频率对三氯苯的去除起重要作用。脉宽及上升沿对三氯苯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脉冲低温等离子体放电中,电子能量一般为1~10 eV,平均能量>5 eV。实验过程中,打开等离子体发生电晕放电,可观察到反应器内有弥散蓝光,且有O3产生,可证明有UV存在,证明如下反应发生:O2+e→·O+·O+e,O2+·O+M→O3+M(M为N2/O2),而O—O键键能为5.12 eV,说明反应器内的电子能量可以达到该级别。实际实验中不可避免地携带了水分,而OH—H键键能为5.10 eV,低于O—O键键能,推断可发生H2O+e→·OH+·H,形成·OH、·H。由此可知,系统内存在多种活性物质参与反应。

脉冲电晕对于三氯苯的降解机理复杂,主要是通过高能量引起断键脱氯脱氢反应,其次是氧化反应。随着能量注入,伴随着产生大量高能电子,激发各反应活性物质生成并与三氯苯反应。继续增大能量,氯代苯环不断地被电子或UV破坏脱氯继而脱氢,同时也会生成新的氯代物质,且系统中的·OH将三氯苯氧化。另外,反应中存在的各种自由基会不断与新物质发生反应,最终使三氯苯毒性降低,甚至彻底被破坏,得到CO2/CO及H2O。具体的机理如图7所示。

图7 等离子体去除三氯苯的机理示意
Fig.7 Mechanism diagram of trichlorobenzene removal by plasma

4 结 论

本文利用1,2,4-三氯苯作为二噁英前驱物,通过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进行系列电源参数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在电压为16 kV,频率为300 Hz,脉宽为100 ns,上升/下降沿为100 ns条件下,最高可实现70%左右的三氯苯去除率。

2)设定输入频率为500 Hz, 脉宽为100 ns,上升/下降沿为100 ns,三氯苯去除率随电压升高增大;在输入电压分别为14 kV和16 kV,脉宽为100 ns,上升/下降沿为100 ns条件下,调节频率为100~800 Hz,随着频率升高,三氯苯去除率增大,之后继续增加频率,三氯苯去除率不变。初步得出脉宽和上升沿对三氯苯的处理效果影响不大。

3)对等离子体降解三氯苯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其降解主要是通过高能量引起断键脱氯脱氢,其次是氧化,最终达到降低三氯苯浓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杰. 焚烧处置危险废物产生二噁英的控制[J]. 探索科学, 2016(5):238.

[2] 李锻, 刘明辉, 吴彦,等. 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氯苯和甲苯[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增刊1):23-26.

[3] 胡胜. 新型脉冲电源研制及其处理六氯苯废水的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4] 王勇. 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实验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3.

[5] 苏飞.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氯苯的工艺特性及产物调控[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4.

[6] 姜理英, 曹书岭, 朱润晔,等. 介质阻挡放电对氯苯的降解特性及其产物分析[J]. 环境科学, 2015,36(3):831-838.

[7] 毛玉波.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降解氯苯的工艺特性及产物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5.

[8] 张丽军.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处理含汞废气和二噁英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9] 马铭峰. 等离子体技术协同控制汞和类二噁英物质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10] Zhou Y X, Yan P, Cheng Z X, et al. Application of non-thermal plasmas on toxic removal of dioxin-contained fly ash[J]. Powder Technology, 2003, 135/136(3):345-353.

[11] Ren Y, Li X D, Ji S S, et al. Removal of gaseous HxCBz by gliding arc plasma in combination with a catalyst[J]. Chemosphere, 2014, 117(1):730-736.

[12] Ren Y, Li X D, Liang Y, et al. Degradation of PCDD/Fs in fly ash by vortex-shaped gliding arc plasma[J]. Plasma Chemistry & Plasma Processing, 2013, 33(1):293-305.

[13] Chu W, Kwan C Y.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photolysis of 4,4′-dichlorobiphenyl in various surfactant/solvent-aided systems[J]. Water Research, 2002, 36(9):2187-2194.

[14] Yan J H, Peng Z, Lu S Y, et al. Destruction of PCDD/Fs by gliding arc discharg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19(11):1404-1408.

[15] Hung P C, Chang S H, Chi K H, et al. Degradation of gaseous dioxin-like compounds with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82(1/2/3):246-251.

[16] Katsumata H, Kaneco S, Suzuki T, et al. Degrad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in aqueous solution by Fe(Ⅱ)/H2O2/UV system[J]. Chemosphere, 2006, 63(4):592-599.

[17] Wang Z H, Wen Z C, Xu J R, et al. Theoretical study on destruction mechanism of 2,3,7,8-TCDD by O3 and NO3[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0, 23(3):303-309.

[18] Ge J L, Wang X H, Li C G, et al. Photodegrad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diphenyl sulfides mediat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silica gel[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

[19] Chen J, Wu N N, Xu X X, et al. Fe(Ⅵ)-mediated single-electron coupling processes for removal of chlorophene: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52(21):12592-12601.

[20] Sun X, Sun T, Zhang Q, et al.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PCDDs initiated by OH radical in Photo-Fenton oxidation technology: quantum chemistry and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8, 402(1):123-129.

[21] Lee J E, Choi W, Mhin B J, et al.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reaction of OH radicals with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011, 108(4):607-614.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DEGRADATION OF TRICHLOROBENZENE, A PRECURSOR OF DIOXIN BY PULSE CORONA PLASMA

JIANG Yuan-yuan1,2, LIANG Mei-sheng1, CHEN Yang2, WANG Jun-feng2, WEI Shi-hao2, FENG Qin-zhong2, LIU Li-yuan2, LI Yue2, FU Xin2, LI Zhen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ng 030600, China;2. Beijing Advanced Sciences and Innovation Centre of CAS, Beijing 101407, China)

Abstract: As a major precursor of dioxins, trichlorobenzene removal by pulse corona plasma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plasma on removal of trichlorobenzene was also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voltage, frequency, pulse width and rising edge of power supply parameters. The removal mechanism was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richlorobenzene could be up to 70% at an input voltage of 16 kV, a frequency of 300 Hz, a pulse width of 100 ns, and a rising/falling edge of 100 ns. At the conditon of frequency 500 Hz, pulse width 100 ns, rising/falling edge 100 ns, trichlorobenzene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voltage; and at the conditon of pulse width 100 ns, rising/falling edge 100 ns, input voltage of 14 kV and 16 kV, in regulation frequency range of 100~800 Hz,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richlorobenzene increased 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d, and stayed stable if regulation frequency exceeded 800 Hz. Pulse width and rising edge had little effect on treatment effect of trichlorobenzene.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trichlorobenzene degradation might be mainly caused by debonding and dehydrogenation of the bond, followed by oxidation.

Keywords: plasma; trichlorobenzene; parameters; mechanism

DOI:10.13205/j.hjgc.201907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475211);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920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6151)。

收稿日期:2018-11-07

第一作者:姜媛媛(1995-),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控制。986461297@qq.com

通信作者:陈扬(1971-),男,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等离子体。chenyang@basic.c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