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近10年上覆水Cu负荷演变特征分析

罗家宏1,2 王 华1,2 刘晓晖3

(1.河海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8;3.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摘要:以长江口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分析近10年来徐六泾水域(A区)、东风西沙水源区(B区)、石洞口水域(C区)、南港水域(D区)、北港水域(E区)、启东港水域(F区)6个水域中溶解态Cu的监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对其进行趋势分析,以及运用R/S分析法预测Cu浓度的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来,A—E 5个水域中Cu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浓度分别为0.005,0.005,0.006,0.004,0.004 mg/L,而F区中Cu浓度变化较不稳定,2014年前Cu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此后恢复低水平状态,总体波动较大,平均浓度为0.0189 mg/L。2)在Mann-Kendall法趋势分析中,总体而言,在研究时期内,6个水域的分析结果UF基本<0,即长江口水域Cu浓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在R/S法分析中,A区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3944<0.5,表明Cu浓度未来将呈上升趋势,与过去总体趋势相反。其余5个水域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均>0.5,即Cu浓度持续平缓下降,具有与过去相同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环境;长江口;重金属;Cu;演变特征

0 引 言

Cu是水体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来源广泛,常以离子或其络合物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大量Cu进入水体会抑制有氧生化反应的进行,使得水体发臭,恶化水质,且Cu无法被微生物分解,易于在水体生物食物链中富集放大,在特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危害人体以及水生生物健康[1-4]。长江口是一个受潮汐以及河流多重作用控制的系统,其水动力条件以及水环境状况十分复杂,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尚未确定。长江口水体中的Cu一般以溶解态、悬浮态、沉积态的形式存在,输入至水体的Cu被悬浮物吸附沉降至沉积物中,而沉积物中的Cu可再次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重新释放到水体中,使得上覆水中的Cu含量较不稳定[5-8]。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流域地区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使水体中Cu浓度明显增大,加剧了Cu的不稳定现象。因此,在长江口水域对重金属Cu进行长期监测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开展长江口水域重金属Cu的演变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9-13]

许多学者对长江口生态环境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王百顺等[14]对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重金属浓度进行了长时段的监测,结果表明Cu浓度基本稳定,但有增加趋势。李磊等[15]重点选择春、夏季对长江口重金属浓度进行监测,发现Cu是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之一,且夏季浓度比冬季浓度高。康勤书等[16]对长江口滩涂湿地重金属的分布进行研究,数据显示Cu含量分布一般规律为在高潮滩分布最多,其次是中潮滩,低潮滩最少。车越等[17]在探究长江口南支重金属分布时,得出沉积物中Cu含量大于水相。许昆灿等[18]系统分析了长江口Cu等重金属含量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这些学者成果为研究长江口水质演变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缺乏对特定重金属因子在连续时段内的演变趋势进行分区研究。故本文基于长江口2004—2016近10年徐六泾、启东港、东风西沙水源地、石洞口、南港、北港6个水域上覆水中溶解态的Cu监测数据,运用R/S与Mann-Kendall分析法,定量分析近10年长江口水域中Cu的演变趋势。

1 研究区域及监测点分布

长江口是长江在东海入海口的一段水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入海口之一。从江苏江阴鹅鼻嘴起,到入海口的鸡骨礁止,长约232 km。长江口平面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为5.8 km,宽口江面宽度为90 km。徐六泾以下河槽有分汊,徐六泾以下被崇明岛分成南支和北支,南支后被横沙岛和长兴岛分为南、北两港,南港又由九沙分为南、北两槽,使长江形成4个入海通道[19]。由于长江口的特殊位置,排入其中的污染物会受到径流和潮流两股巨大的动力,以及水中携带的泥沙颗粒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20]

本文将长江口分为6个水域(图1),分别为A区徐六泾、B区东风西沙水库区、C区石洞口、D区南港、E区北港和F区启东港。2004—2016年对长江口水域设6个监测站位(徐六泾断面、启东港断面、北港断面、南港断面、石洞口断面、吴淞口下23 km断面)对重金属(铜、铅、汞)实施常规监测。监测点位按以下原则布置: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采样频率为1月1次,每年采样576份。样品采集以及具体分析方法按照GB 17378—1998《海洋监测规范》[21]

长江水文水资源委员会水质监测断面。
图1 长江口研究水域及监测点位分布
Fig.1 Map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research areas and monitoring points’ distribution

2 研究方法

首先分析6个水域内上覆水中Cu浓度在2004—2016年近10年的总体演变特征,基于初步分析结果,进一步运用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分析Cu因子的演变趋势以及预测Cu因子未来的趋势特征。

2.1 Mann-Kendall法

Mann-Kendall法[22-28]能很好地揭示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Mann-Kendall检验法原理为: Xt(t=1, 2,…)为一时间序列,先确定其序列的对偶数(Xi<Xj,i,j=1,2,…)的个数p,再确定Var(f)和U,计算如式(1)—(2)所示:

(1)

(2)

(3)

式中:f为构造的统计变量;Var(f)为方差;U系列为标准正态分布,是按时间序列xt顺序x1,x2,…,xn计算得出的统计量序列。如果U>0时,表明有上升趋势; U<0,表明有下降趋势。当|U|>U0.05/2=1.96时, 表示序列趋势变化显著。

2.2 R/S分析法

R/S分析法,也称为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通常用于分析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和长期记忆过程,最初由英国水文学家赫斯特(Hurst,1951)在研究尼罗河水坝工程时提出,后经过Mandelbrot(1972,1975),Mandelbrot、Wallis(1969),Lo(1991)等多人的努力逐步得以完善[22-24,29-32]。方法计算原理如下: 1)给定某一长度的时间序列样本及其对应子序列;2)计算某一子序列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3)计算子序列的离差,求和;4)计算子序列的极差;5)计算各子序列的重标极差;6)由Hurst指数的经验公式计算其Hurst指数;7)重复上述步骤1)—6),可以得到不同的重标极差值,绘制散点图,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到的直线斜率即为Hurst指数H

H为R/S分析法的1个有效统计量(0≤H≤1)。由H对趋势性成分的强弱进行判断[31]。当H=0.5时,说明时间序列为独立同分布的随即序列,即现在的变化对未来每月影响;当0≤H<0.5时,表明该过程具有反持续性,未来变化将与过去总体趋势相反,H越近0,反持续性越强;当0.5<H≤1时,时间序列具有长程依赖性,即未来与过去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H越接近1,持续性越强。

3 结果分析

3.1 长江口上覆水Cu时空分布情况

图2为长江口水域重金属Cu在2004—2016年的监测数据。可知:从时间上看,同属长江口南支水域的A、B、C区的Cu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A、B、C 3个区域Cu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05,0.005,0.006 mg/L,在研究年限内经历了2次升降,2004—2007年为第1次升降时段,在2005年达到第1次峰值,2008—2016年为第2次升降时段,在2009年达到第2次峰值,在此之后浓度稳步下降,最终稳定在0.0033 mg/L左右;南支下游被汊道分成的D区和E区的Cu浓度呈现同步变化趋势,却与上游水域有显著差异,研究年限内的ρ(Cu)平均值均为0.004 mg/L,从2005年开始,ρ(Cu)逐渐降低并在2008年后稳定在0.0025 mg/L水平。而处于长江口北支的F区ρ(Cu)则表现出与南支截然不同的演变规律,变化幅度较大,Cu浓度处于较高水平,2006—2016年的平均值为0.0189 mg/L,约是南支各水域的3倍;在2010年前,F区ρ(Cu)处于较高水平,由2006年的0.032 mg/L下降至2016年的0.001 mg/L,相差0.031 mg/L,在2014年后逐步降低,并稳定至0.001 mg/L的低水平。

A; B; C; D; E; F。
图2 长江口水域重金属Cu监测数据
Fig.2 Cu monitoring data in the 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2004—2006年,6个水域的Cu浓度在研究年限内总体呈下降趋势,最终均维持在<0.004 mg/L的低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这与上海市政府于2000年前后的长江口水质整治政策以及工业排污控制工作相关。因为Cu具有一般重金属的沉积特性,使得上覆水中Cu的迁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Cu输入量得到有效控制时,Cu浓度会从较高水平逐渐降低,并稳定在较低水平。对比国内典型河口区域(黄河口、珠江口)可以发现,长江口区域的上覆水中溶解态Cu浓度排第2,仅次于黄河口。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于长江口排出,而泥沙等悬浮物会吸附一定量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会解吸转化成溶解态重金属[33]。而长江口的含沙量较黄河口低,比珠江口要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长江口上覆水Cu浓度位于第2位的原因。

从空间上看,由于崇明岛与长兴岛的存在,形成了汊道,长江口分成了北支和南支,南支入海口又被分成了北港和南港,水流经过这些汊道时会改变其原本水动力条件,因此沿河口向外6个研究水域可分成3类水域(A、B、C第1类,D、E第2类,F第3类),呈现出3种不同的Cu浓度演变特征;与大多数的流域河口情况相同,由于Cu易受Fe-Mn氧化物和有机物的影响而沉降到底层沉积物中,使其不能有效地向远岸运输,因此长江口上覆水中Cu的浓度呈河口向外海递减的趋势,但由于上覆水中重金属浓度较低,因此趋势并不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可以通过研究悬浮物中的Cu的演变特征来验证:王洪波[34]在探究长江口颗粒态重金属分布特征中发现,在空间上,颗粒态Cu呈带状分布,由口内向外,经南槽北槽汊道浓度逐渐降低,这一结果可间接证实本研究上覆水Cu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Mann-Kendall法分析结果

水体中影响Cu含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受水动力条件和人类活动所影响。长江口6个水域重金属Cu含量的年际变化图总体上直观显示了Cu的演变情况,为进一步揭示6个水域重金属Cu序列的变化趋势,运用Mann-Kendall法检验Cu在时间序列上是否存在上升与下降的趋势。取置信水平α=0.05,查正态分布表的临界值为1.96,结果如图3所示。

—UF统计量; —UB统计量; ……0.05显著水平。
图3 长江口水域Cu因子的Mann-Kendall分析结果
Fig.3 Mann-Kendall analysis results of Cu factor in the 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由图3中Mann-Kendall检验结果可以看出:A区在2004—2005年和2010—2012年的UF>0,说明在此时间段Cu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余年份UF<0,处于下降趋势,在所有年份均满足︱UF︱<1.96,即变化较平缓,趋势不显著,说明A区徐六泾Cu浓度处于波动状态,变化趋势较不稳定。B区和C区Cu浓度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2004—2006年的UF>0,2007—2016年的UF<0,即在2004—2006年呈上升趋势,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同样,所有年份的︱UF︱<1.96,同样无显著变化趋势。而D区和E区所有年份的UF<0,且︱UF︱<1.96,即在2006—2011年Cu浓度呈持续平缓下降状态。而F区Cu浓度的变化趋势与B区和C区类似,2006—2008年的UF>0,2009—2016年的UF≤0,即在2006—2008年Cu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年后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

分析结果表明,A区的Cu浓度处于波动状态,先后呈现2次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其余5个区域在时间序列上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6个区域的Cu浓度在研究年份内都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研究所运用的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是根据年际间的差异分析的,某一年的分析结果由相邻年份的数据决定,而由于A区是长江口的起点水域,其位置十分特殊,径流与海水侵蚀的双重作用十分强烈,水文水动力条件频繁改变,进而导致该区域的理化性质年际间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其余区域受这方面的影响较小。

3.3 R/S法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地预测6个水域Cu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加以 R/S分析法计算序列的H指数,以各水域的Cu浓度的年际检测值进行分析。采用matlab实现和lgn的计算,并绘制和lgn的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A区—F区水域Cu时间序列的H指数分别为0.3944,0.5576,0.5936,0.7321,0.7384,0.6178,其中只有A区徐六泾水域的Cu序列H指数<0.5。结合Mann-Kendall分析图,可大致预测徐六泾水域的Cu浓度在未来不再呈稳步下降趋势,而呈轻微上升趋势;其余水域的Cu浓度未来均保持稳定,呈轻微下降趋势。由于A区中Cu浓度已处于较低水平,一定程度的增幅属正常现象。同时,Cu属于沉积型元素,因此其向外迁移的速度较慢,而且A区处于长江口的起点,水文水动力条件频繁变化,较为复杂,导致影响Cu迁移转化的因子不稳定,从而使Cu的三态(溶解态、悬浮态、沉积态)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加强了向上覆水方向的转化,因此在短期内可能出现Cu浓度轻微上升的趋势[33-35]

计算值; ——拟合结果。
图4 长江口水域Cu因子的R/S分析结果
Fig.4 R/S analysis results of Cu factor in the 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4 结 论

基于A—F区6个研究水域的监测数据,以及利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6个水域Cu浓度的变化趋势与R/S分析法预测Cu浓度的未来走向,对各水域间的结果进行对比,结论如下:1)总体上近10年间6个研究水域,从ρ(Cu)>0.008 mg/L的较高水平逐步下降,尤其在2006年后下降显著,最终在2014年后稳定在<0.004 mg/L的较低水平,这是因为Cu的沉积特性决定了其迁移转化的滞后性,当Cu排放量不超过水体的自净容量时,即工业废水排放得到严格管控后,Cu浓度将逐渐降低并保持稳定。由此可知,在长江口各水域Cu浓度逐步下降并稳定的情况下,保证正常的控污和水质监测工作,是重金属Cu浓度日后维持在低水平的前提。2)在R/S分析法分析中,A区徐六泾水域Cu序列的H指数<0.5,表明Cu浓度在未来可能会再次上升,但由于A区中Cu浓度已是较低水平,并且该水域理化条件变化频繁,短期内浓度的轻微上升是正常的现象,建议加强管控周边城市的废水排放以及关注Cu含量的监测结果,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3)Cu浓度的演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文水动力条件、悬浮颗粒物、盐度、pH等),导致Cu随着水流的稀释迁移过程以及其在溶解态、悬浮态、沉积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十分复杂。因此,在关注重金属输入的同时,也应关注其他因素的改变对Cu迁移转化的影响。

本文仅从宏观尺度上讨论了长江口上覆水中Cu的演变特征,为进一步确定其迁移转化的机理,后续应开展多方面因素与Cu之间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宝强.我国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5):241-242.

[2] 徐佳艳,张奎,谌志新.含铜废液处置及回收工艺综述[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72-73,75.

[3] 黄万抚,胡昌顺,曹明帅,等.难处理含铜废水处理技术研究[J].应用化工,2018,47(10):2248-2253.

[4] 李想,吴雅琴,张高旗,等.含铜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新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41(8):34-40,86.

[5] 何佳,时迪,王贝贝,等.10种典型重金属在八大流域的生态风险及水质标准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7):2970-2982.

[6] Yin S, Feng C H, Li Y Y, et 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 5-year follow-up study[J]. Chemosphere, 2015, 138: 718-725.

[7] Yao Q Z, Wang X J, Jian H M, et al. Behavior of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size distribution and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6, 103(1/2): 159-167.

[8] Feng C H, Guo X Y, Yin S, et al. Heavy metal partitioning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ater and sediment water in the Yangtze Estuary[J]. Chemosphere, 2017, 185: 717-725.

[9] Su Y N, Wu Y H, Xu W, et al. Contribution of the upper river, the estuarine region, and the adjacent sea to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J]. Chemosphere, 2016, 155: 564-572.

[10] Yang M, Ray K, Chen Z Y. Historical changes in heavy metal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China[J].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4, 46:857-864.

[11] Li X, Wang Y, Li B H, et al. 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coastal areas[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3, 69(5):1537-1547.

[12] Lu J M, Yuan F Q, Zhang F Y, et al. The study on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the sediment of middle tidal flat in Yangtze Estuary, China[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6, 75:557.

[13] Chen Z Y, Kostaschuk R, Yang M. Heavy metals on tidal flat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China[J].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1, 40(6):742-749.

[14] 王百顺,刘阿成,陈忠阳.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水质重金属浓度分布变化[J].海洋通报,2003,22(2):32-38.

[15] 李磊,平仙隐,沈新强.春、夏季长江口溶解态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385(5):541-549.

[16] 康勤书,周菊珍,吴莹,等.长江口滩涂湿地重金属的分布格局和研究现状[J].海洋环境科学,2003,22(3):44-47.

[17] 车越,何青,林卫青.长江口南支重金属分布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4):220-223,259.

[18] 许昆灿,黄水龙,吴丽卿.长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4(4):440-449.

[19] 王丽萍,周晓蔚,郑丙辉,等.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生态学报,2008,28(5):2191-2198.

[20] 余卫鸿,蒋海涛,韩润平.长江口水质现状及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口水质的影响[J].甘肃科技,2007,23(3):11-14.

[2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海洋监测规范: GB 17378.4—1998[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

[22] 杨金艳,赵超,刘光生,等.基于Mann-Kendall和R/S法的水文序列变化趋势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2):27-30,137.

[23] 韩飞,王华,赵义君,等.基于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的星子站氨氮、总磷变化趋势分析[J].山东化工,2019,48(11):176-181.

[24] 齐欢.R/S和Mann-Kendall法在济南市地下水管理模型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8):20-25.

[25] 陈勇.基于Mann-Kendall检验的枫树坝水库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36-37.

[26] 黄玥,黄志霖,肖文发,等.基于Mann-Kendall法的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4):950-961.

[27] 王小杰,姜仁贵,解建仓,等.基于分形和R/S分析的渭河干流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9(1):102-108.

[28] 张燕,隋传国,张瑞瑾,等.基于Mann-Kendall法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2):201-205.

[29] 陈建龙,刘永峰,钱鞠,等.R/S分析法与GM(1,1)灰色模型相结合的鸳鸯池水库入库径流量预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5):148-153,158.

[30] 魏建强,李仲勤.R/S分析法在桥梁沉降趋势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19,44(4):39-41.

[31] 陈江峰,龚书浩,李迎超.基于R/S分析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年降雨量定量预测[J].中国水土保持,2019(7):30-33.

[32] 鲁颖,毕硕本,刘爱利,等.清代珠江流域旱涝灾害变化特征与R/S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4):64-70.

[33] 张晓琳. 长江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18-23.

[34] 王洪波. 长江口颗粒态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27-38.

[35] 张亚南. 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的河口过程和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价[D].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3:19-21,40.

ANALYSIS OF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 LOAD ON OVERLYING WA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LUO Jia-hong1,2, WANG Hua1,2, LIU Xiao-hui3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Regulation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on Shallow Lak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3. Shanghai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12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analyzed the monitoring data of dissolved Cu of Xuliujing water area (area A), Dongfeng Xisha water source area E (area B), Shidongkou water area (area C), Nangang water area (area D), Beigang (area E) and Qidong Port water area (area F) in the past ten years based on field monitoring. Then we used Mann-Kendall method to analyze the trend, and R/S analysis method to predict the fu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Cu concentration in water area A-E was at a low level, and their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ere 0.005, 0.005, 0.006, 0.004, 0.004 mg/L, respectively, and Cu concentration in area F was relatively unstable. In area F, before 2014, the Cu concentration was at a high level, and then recovered to a low level, and the overall fluctuation was obvious, with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0.0189 mg/L. 2) By trend analysis by Mann-Kendall method, in the study year, UF values in six waters were generally below zero, indicating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was generally decreasing. 3) In the R/S analysis, the Hurst index of the time series of area A is 0.3944, which was less than 0.5, indicating that Cu concentration would get increased, being contrary to the overall trend in the past. While the Hurst index of time series in the remaining five waters was greater than 0.5, telling the Cu concentration would continue to decrease gently, with the same trend as in the past.

Keywords: environment; the Yangtze River; heavy metal; Cu;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DOI:10.13205/j.hjgc.201911005

收稿日期:2019-06-09

第一作者:罗家宏(1998-),男,本科。976044059@qq.com

通信作者:王华(1983-),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数值模拟。wanghua54354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