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模拟对SCR系统流场及性能的优化

邹红果1 啜广毅1 张丽丽1 孟德润2 张宏博2(1.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2.福思力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要:某660 MW电厂SCR系统烟道布置特殊,系统投运后出现了大范围积灰和氨逃逸过高的情况,采用CFD模拟验证对系统流场进行全面诊断,发现是导流装置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进一步通过CFD模拟优化提出导流板优化改造方案,对喷氨格栅和第1层催化剂上游的导流板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方案使整个系统的流场分布更加均匀,消除了低流速涡流区,氨氮比分布也更加均匀,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大大改善了原有积灰及氨逃逸的问题,改造后在NOx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喷氨量比改造前降低了10%。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积灰;整流格栅;数值模拟

0 引 言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而燃煤锅炉是我国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SCR技术工艺成熟、系统运行稳定、脱硝效率高,被广泛使用[1,2]

SCR脱硝系统的理想运行状态是在NOx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使氨逃逸率维持在最低水平。除了选择高性能的催化剂,良好的烟气流场分布是系统设计的关键[3,4]。SCR脱硝系统流场分布不均,会造成反应效率降低、氨逃逸高等问题。导流装置作为烟气导流的关键构件,需要详细的设计使烟气均匀分布[5]。计算流体力学CFD作为流场优化设计的主要手段,其计算结果准确,灵活快速,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6-9]

采用CFD对烟气脱硝系统SCR进行计算优化,并对比大量导流板方案,最终找到可行的最佳方案。该方法可作为烟道走向和导流装置优化设计的重要工具,在新建项目设计或解决已有项目的流场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系统概况及存在问题

某4×660 MW超临界机组,采用单炉膛塔式布置,四角切圆燃烧。SCR系统为高尘布置,布置于省煤器下游,单台炉配对单个反应器,反应器采用2+1结构。系统为塔式结构,顶部为转弯烟道,混合格栅与催化剂层之间含双向变径,增加了烟气速度场和氨浓度场的均匀控制难度。SCR系统的运行参数如表1所示。由于SCR系统布置的特殊性,烟道需要经过大尺寸变径后进入催化剂区域,导致烟气不能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催化剂截面,整流器及反应器出现了局部严重积灰,堵塞催化剂的情况,系统整体运行需要过量喷氨才能维持出口的NOx浓度达到排放要求,说明脱硝效率没有达到设计要求。SCR系统布置图及2个关键截面位置见图1,系统入口为塔式锅炉省煤器出口,垂直向上,烟气经过2个90°弯头后进入竖直烟道向下流动,与喷氨格栅中氨混合后,经过变径段和整流格栅,进入催化剂层进行反应。

表1 某超临界机组SCR系统主要参数

Table 1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SCR system

项目 参数烟气量湿基/(m3·h-1)6598817烟气温度/℃388烟气含尘量/(g·m-3)26 机组运行喷氨量/(kg·h-1)420(实际统计值)反应器尺寸/m13.86×29.11入口NOx浓度/(mg·m-3)300

图1 SCR系统布置

Fig.1 Layout of the SCR system

经过运行一段时间运行后的停炉检查,发现整流器和催化剂很多区域出现了大量积灰,积灰情况非常严重,并造成了催化剂大量堵塞。整流器上积灰的分布情况见图2。

注:图中红色区域为严重积灰。

图2 优化前SCR系统第1层催化剂积灰分布

Fig.2 Ash deposition distribution on the 1st layer of catalyst in SCR system

除了大量积灰堵塞催化剂的问题,为了保证NOx达标排放,系统需要在运行中整体过量喷氨,进而造成氨逃逸过高,下游空预器堵塞严重,空预器压差快速增大,系统阻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SCR系统结构布置,采用CFD模拟的方法对SCR系统进行了流场测试。

2 SCR系统流场分析

采用CFD流场模拟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全尺寸建模及CFD计算,采用现场已有导流板、喷氨格栅、整流格栅及催化剂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对其流场进行全面分析。对整个系统的网格进行详细划分,整体网格为1050万,保证了计算精度。选取省煤器出口截面作为模型入口,该位置烟气分布较均匀,可以保证整体计算效果。选取整流格栅上游和第1层催化剂上游截面,对其流场分布进行分析,具体的导流板布置及选取关键截面位置如图1所示。

整流格栅上游的流速分布和整流格栅积灰分布区域预测如图3和图4所示。由图3可知:整流格栅上游区域有大量的低流速区;相应地通过对该流速分布的分析,预测出可能发生严重积灰的区域,见图4。该积灰区域分布同现场积灰分布情况较一致,证明CFD模拟出的流场同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图3 整流格栅上游截面的流速分布

Fig.3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upstream of the rectifier before optimization

图4 整流格栅积灰分布区域预测

Fig.4 Ash deposition prediction in the rectifier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流场分布不均,有大量的低速回流区。SCR反应器变径段的流速分布如图5所示。由于整流格栅上游导流装置设计不合理,导致烟气在经过整流格栅上游支撑板后,产生了大量的涡流区,在这些涡流区造成了大量飞灰沉积。

图5 优化前SCR反应器变径段的流速分布

Fig.5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variable section of the SCR system before optimization

对第1层催化剂上游截面的氨氮比分布进行了分析,如图6所示。可知:在进入催化剂之前,烟气和氨的混合效果非常差,一侧氨量过大,一侧氨量不足,直接影响了SCR的效率。为了达到排放要求,需要过量喷氨才能控制NOx排放。

图6 第1层催化剂上游截面氨氮比分布

Fig.6 NH3/NOx distribution in upstream of the 1st layer of catalyst before optimization

通过CFD模拟计算对现有SCR系统流场进行了全面诊断,模拟结果同现场情况非常吻合,该SCR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整体流场分布不均造成的,需要对该系统流场进行优化设计。

3 CFD流场模拟优化

针对SCR系统存在的问题,所拟定优化方案为对烟道内的导流板进行优化,优化前、后导流板方案如图7所示,通过导流板的优化使烟气更加均匀地通过烟道。需要从2个方面对流场进行优化:1)优化整流格栅上游的流场分布,使整流格栅上游的烟气在整个烟道截面上均匀分布,进而均匀进入催化剂。在进入反应器前的变径烟道入口、中间和出口区域设置了3组38片导流板,如图7b中蓝框内所示;2)对喷氨格栅上游的流速分布进行优化,使氨和烟气在通过喷氨格栅后可以更加均匀地混合,混匀后进入催化剂进行反应,达到较高的反应效率。在2个弯头位置分别设置相应的导流板,共2组7片,如图7b中红框内所示。

图7 优化前、后导流板布置方案

Fig.7 The original and optimized Scheme of diversion plate

优化后整流格栅上游截面的流速分布见图8。可知:整个截面上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没有明显的低速涡流区,相比优化前有大量积灰的情况,该方案得到较大改进。

优化后SCR反应器变径段的流速分布见图9。同优化前的流场分布相比,2个方向变径段的流速分布非常均匀,经过整流格栅支撑板之后也没有涡流低速区的发生,烟气分布的均匀性得到较大改善,使烟气均匀地通过整流格栅达到催化剂层。

图8 整流格栅上游截面的流速分布

Fig.8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upstream of the rectifier after optimization

图9 SCR反应器变径段的流速分布

Fig.9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variable section of the SCR system after optimization

优化后SCR反应器第1层催化剂上游的氨氮比分布如图10所示。可知:相对于优化前的分布,优化后整个截面上氨氮比分布更加均匀,没有局部偏低或偏高的情况发生,有助于烟气和氨在催化剂上的反应,可明显减轻氨逃逸高和反应器后空预器的堵塞等情况的发生。

图10 第1层催化剂上游截面氨氮比分布

Fig.10 NH3/NOx distribution in upstream of the 1st layer of catalyst after optimization

检修期间现场按照优化后的导流板方案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达到NOx排放要求(50 mg/m3)的前提下,在负荷和排放浓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整体氨耗量从420 kg/h降低到381 kg/h,喷氨量比改造前降低10%,降低了运行成本。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后再次停机检修,发现之前大面积积灰的区域仅有少量积灰存在,可见积灰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4 结 论

1)某660 MW电厂烟道布置特殊,运行后整流格栅和第1层催化剂出现局部大量积灰严的情况,系统整体运行过量喷氨,脱硝效率低,下游空预器堵塞。

2)经过对系统流场进行CFD模拟,对该SCR系统流场分布进行了详细诊断分析,CFD模拟结果同现场实际积灰情况非常吻合。

3)对该SCR系统进行了导流板优化设计,优化后结果显示整流格栅上游前截面和第1层催化剂上游截面流速分布明显改善,第1层催化剂上游氨氮比分布均匀,有利于脱硝系统高效运行。

4)按照优化后的导流板方案进行现场改造,改造后经过统计,在负荷和排放浓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整体氨耗量从420 kg/h降低到381 kg/h,氨耗量约降低了10%,原来大量积灰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强.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5-17.

[2] 马东祝,张玲,李树山,等.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煤炭技术.2011,30(3):5-7.

[3] 火电厂烟气脱硝(SCR)系统运行技术规范:DL/T 335—2010[S].2011.

[4] 董建勋.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5] 西安热工研究院.火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6] 王福军.计算流体力学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11.

[7] 凌忠钱,曾宪阳,胡善涛,等.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优化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学报, 2014,34(1):51-56

[8]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9] 黄伟.燃煤电厂NOx污染及其控制技术[J].电力科技与环保, 2004, 20(3):22-23.

SCR FLOW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BY CFD

ZOU Hong-guo1, CHUAI Guang-yi1, ZHANG Li-li1 MENG De-run2, ZHANG Hong-bo2

(1.Datang Environment Industry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97, China;2.FORCE Technology (Beijing)Co.,Ltd,Beijing 10020, China)

Abstract: A 660 MW power plant SCR system had specially designed flue arrangement, and after putting into operation, serious problems induding ash deposition and ammonia escape took palce.CFD simulation wa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diagnose the flow field of the system and we found that the design of the diversion device was unreasonable.Furthermore,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diversion plate was put forward through CFD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and the layout of ammonia-spraying grille,as well as the diversion plate in upstream of the first layer catalyst was optimized.The optimization scheme showed that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was more uniformed, the low velocity eddy current zone was eliminated, and the ammonia-nitrogen ratio distribution was more uniform, which guaranteed the system to run more stable.The problem of ash deposition and ammonia escape was greatly alleviated.On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emission standard of NOx, the amount of ammonia injection was reduced by 10%, and the problem of ash accumulation was solved as well.

Keywords: SCR; ash deposition; rectifier; CFD

DOI:10.13205/j.hjgc.201912026

收稿日期:2019-05-16

第一作者:邹红果(1980-),女,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烟气脱硫脱硝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zouhg@dte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