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脱硫废水从达标排放向零排放是工业污水治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废水零排放技术,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多效蒸发、MVR、烟气余热蒸发等多种路线,其中烟气余热蒸发由于其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1-4]。
在废水烟道蒸发零排放技术中,理想情况下,废水蒸发出的盐颗粒,将被烟气携带走,进入后端除尘器,与烟气中的粉尘一起被除尘器捕获;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废水蒸发不完全、喷枪布置不合理等原因,使得盐颗粒和粉尘在烟道沉积,进而诱发烟道结垢、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运行。该问题是目前限制废水蒸发技术路线应用的重要因素[5,6]。废水烟道蒸发零排放技术的实质是,含盐废水经雾化喷枪加压和雾化后,以离散态喷入烟道与烟气充分接触,利用烟气的热量使得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的过程。如何利用现有烟道结构,匹配布置合适的喷枪位置,选用合适的喷嘴参数是实现系统稳定运行,防止堵塞、结垢等问题出现的前提条件。
利用CFD模拟废水蒸发过程,对于指导相关的参数设计,预测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7-15]。王晓焙等[7]针对旁路烟道废水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喷雾干燥塔内烟气流动、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马双忱等[8]针对某300 MW机组提出的脱硫废水喷雾蒸发处理技术和方案进行CFD模拟验证,分析了雾化粒径、入口温度对蒸发性能的影响;张子敬等[9]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气蒸发过程进行了气液两相模拟,获得了烟道内气液变化规律及各组分浓度和颗粒群分布; Deng等[10]利用CFD系统分析了DEWETS系统内操作条件对蒸发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优案。
本文针对某2×350 MW机组主烟道废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气液两相模拟,分析了烟道内的气液两相变化特征,以及相关操作参数对系统蒸发性能的影响,用以指导废水蒸发系统工艺的设计。
按350 MW机组入口烟道1∶1进行建模,入口矩形烟道尺寸为7628 mm×2708 mm,圆形烟道直径为3920 mm。分别在烟道1和烟道2竖直段布置废水喷射点,喷射点位于所在截面中心;如无特殊说明,喷嘴喷口竖直向上,液滴沿烟气方向喷射。相关烟道物理结构和喷射点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Figure 1 Physical models and mesh generation
不同负荷下烟道入口的烟气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负荷下入口烟气参数
Table 1 Flue gas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load
负荷/%烟气质量流率/(kg/s)烟温/K50129.34391.1575168.59408.45100254.88420.15
烟道入口采用质量入口边界条件,出口采用压力出口边界,喷枪采用实心锥形喷枪,单支喷枪喷射流量为1000 kg/h。
计算模型采用混合网格,根据烟道当地结构分别采用六面体和四面体网格,相邻网格结点间距为100 mm,网格单元数为681263,将网格进行加密,网格单元数增加到1020024,模拟结果无明显变化。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求解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相关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基本方程进行二阶迎风离散,速度压力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压力修正采用PRESTO方案。当相关控制方程残差值分别<10-4时,认为计算结果收敛。
图2比较了有无喷水工况下,烟道内的烟气流动情况。可知:有/无喷水情况下,烟气迹线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从喷枪喷射出的废水液滴对烟气总体的流动情况影响较小。在计算模型中,总负荷工况下烟气的质量流率为254 kg/s,而废水的质量流率仅为0.55 kg/s,约占烟气质量的0.22%,因此废水的喷入对系统的质量和动量守恒影响都较小。另外可注意到,在烟道入口水平段和竖直段烟气迹线整体较为规则,但烟气到达上部圆形烟道时,由于多次转向,烟气存在明显的偏流和旋转趋势。烟气的旋转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气液混合,强化传质;但另一方面易使未蒸发的液滴向壁面撞击,诱发壁面结垢等不利影响。
图2 未喷水和喷水条件下烟气迹线
Figure 2 Path lines of flue gas without and with water in jected
液滴在烟道内的蒸发过程和运动迹线如图3所示,在此工况条件下,液滴喷入烟道后逐步蒸发,在上部烟道转角处蒸发完全。另外,粒子追踪统计数据显示(表2),此工况条件下未出现液滴碰壁现象。
图3 液滴粒子追踪迹线
Figure 3 Traces of the liquid droplets
表2 粒子状态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for liquid droplet states
追踪粒子数量逃逸蒸发壁面捕获50005000
图4展示了离喷口竖起距离为4 m的截面和出口截面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
图4 不同截面水蒸气质量分数分布
Figure 4 Mass fraction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cross-sections
由图4a可看出:液滴经喷嘴喷出后,由于喷射角度较小,在较短距离内无法使得水蒸气迅速扩散在整个截面,而是局限在截面的1个较小区域;待水滴完全蒸发,且经过较长距离混合后,水蒸气基本在烟道内扩散完全;同时由于烟气旋转使得在靠近边缘的局部区域水蒸气浓度较高,局部区域浓度较低,整个烟道截面水蒸气分布不均匀。烟道中水蒸气浓度不均,意味着烟道各处烟气的局部含湿量有差异,其所对应的水(酸)露点温度不同,水蒸气浓度高对应的露点温度高,水蒸气浓度低对应的露点温度低。在烟道保温较理想的情况下,烟道壁温与烟气温度基本相同,水蒸气在烟道内始终是以气态形式存在,此情况下水蒸气浓度分布对系统运行无显著影响。但是,除尘器与烟道连接处,以及烟道转折处,通常采用软性材料(金属膨胀节)连接,普遍存在保温不良或漏风情况,此区域烟道壁温度较低,若在靠近烟道壁附近区域水蒸气浓度较高,此时在烟道壁存在更高的结露风险,可能诱发酸腐蚀等问题。
3.2.1 喷射粒径的影响
图5展示了液滴运动轨迹随粒径dp的变化规律。可知:随着粒径的增加,液滴的运行轨迹变长;在粒径<60 μm时,液滴蒸发距离较短,离上部烟道顶面距离较远,发生碰壁可能性较小;而当粒径>60 μm时,液滴运动终点靠近上部烟道顶面,存在碰壁风险。颗粒统计数据表明,当粒径为80 μm时,烟道壁发生了碰壁现象,碰壁液滴数占总液滴数的1.4%。
图5 不同粒径下液滴运动轨迹
Figure 5 Traces of liquid droplets under different diameters
不同粒径下液滴蒸发时间及蒸发距离如图6所示。可知:随着液滴粒径从40 μm增加到80 μm,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蒸发时间)从0.26 s增加到0.62 s;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距离(蒸发距离)从6.15 m增加到13.41 m。由图6可知:蒸发时间t和蒸发距离L与液滴粒径dp近似呈线性关系。
— 蒸发时间; — 蒸发距离。
图6 不同粒径下的液滴蒸发时间和蒸发距离
Figure 6 Required time and distance of liquid droplet evaporation completely under different droplet diameters
3.2.2 喷射角度的影响
图7所示为不同喷嘴角度下喷射液滴的运动轨迹。可知:随着喷嘴角度的增加,液滴在烟道中的覆盖范围增加,气液接触更充分,液滴蒸发完成时间略有下降;液滴喷射角度从45°增加到120°时,烟气蒸发时间从0.434 s减小到0.418 s。但是,由于喷射角度的不同会带来液滴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差异,使得上述过程中蒸发距离并未随着蒸发时间的下降而下降(图8),在喷射角度为90°时,蒸发距离最短,其值为9.38 m;在喷射角度为120°时,蒸发距离最大,其值为9.71 m。
3.2.3 喷射方向的影响
图9分别为顺流、逆流和垂直于烟气运动方向3种工况的液滴颗粒运动轨迹。可知:顺流和垂直于烟气喷射时液滴的运动轨迹较为接近;而逆流喷射相对于上述2种工况,粒子运动轨迹覆盖面积较小,和烟气的接触相对不充分。因此,使得3种喷射方式中,其需要的蒸发时间最长达0.506 s,而顺流和垂直烟气运动方向喷射时所需的蒸发时间分别为0.426,0.422 s(图10a)。但是,逆向喷射时,液滴和烟气存在逆向接触和减速过程,使得其在蒸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较小,从而造成三者中其蒸发距离最小,其值为9.29 m;而顺流和垂直烟气运动方向喷射时蒸发距离分别为9.47,9.50 m(见图10b)。
图7 不同喷射角度下液滴运动轨迹喷射角度示意
Figure 7 Traces of liquid droplets under different with injection-angles and sketch of injection-angle
— 蒸发时间; — 蒸发距离。
图8 不同喷射角条件下液滴蒸发时间和蒸发距离
Figure 8 Required time and distance of liquid droplet evaporation completely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angles
图11为不同锅炉负荷下液滴蒸发过程轨迹。随着负荷下降,烟气温度和速度随之降低,蒸发相变过程减缓,液滴蒸发完全所需时间增加。如图12a所示,当负荷从100%减少到50%过程中,液滴蒸发时间从0.426 s增加到1.07 s。但是,随着烟气流速的下降,液滴颗粒的平均运动速度也下降,使得液滴蒸发完全所需的距离并未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而线性增加。如图12b所示,100%负荷和75%负荷时蒸发距离基本相同,分别为9.39,9.47 m;负荷由75%减少到50%时,蒸发距离显著增加,从9.47 m增加到11.39 m。
图9 不同喷射方向喷射液滴运动轨迹
Figure 9 Traces of liquid droplets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directions
图10 不同喷射方向液滴蒸发时间和蒸发距离
Figure 10 Required time and distance of liquid droplet evaporation completely under different injection-directions
1)液滴喷射对烟气流动影响较小;在适当条件下可使液滴颗粒在烟道内完全蒸发;滴液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需要较长距离才能在整个烟道内充分扩散。
2)随着喷射粒径增加,蒸发时间从0.26 s增加到0.62 s;蒸发距离从6.15 m增加到13.41 m;蒸发时间t和蒸发距离L近似与液滴粒径dp呈线性关系; 当粒径为80 μm时,可发生液滴碰壁现象。
图11 不同锅炉负荷液滴运动轨迹
Figure 11 Traces of liquid droplet under different load
图12 不同锅炉负荷液滴蒸发时间和蒸发距离
Figure 12 Required time and distance of liquid droplet evaporation completely under different load
3)喷嘴角度的增加可提高气液的接触面积,降低液滴完全蒸发所需时间;喷射角度为90°时,蒸发距离最短,其值为9.38 m;喷射角度为120°时,蒸发距离最大,其值为9.71 m。
4)3种喷射方向中,逆流喷射蒸发时间最长,但其蒸发距离最短。
5)随着负荷降低,蒸发时间延长;负荷由75%降低至50%时,蒸发距离有显著提升。
[1] 吴怡卫.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的研究[J]. 中国电力, 2006, 39(4): 75-78.
[2] 刘绍银.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 热力发电, 2008, 37(11): 121-122.
[3] HIGGINS T E, THOMAS S A, GIVENS S W.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mer[J]. Power, 2009, 153(3): 40-43.
[4] ENOCH G D, SPIERING W, TIGCHELAAR P, et 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from wet lime (ston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lants with aid of crossflow microfiltration[J]. Separation Science, 1990,
25(13/14/15): 1587-1605.
[5] 李明波,范玺,孙克勤.利用烟道气处理火电厂 WFGD 废水的技术应用[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0, 26(2): 53-55.
[6] 刘海洋,江澄宇,谷小兵,等.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J].水污染防治, 2016, 34 (4): 33-36.
[7] 王晓焙, 耿宣, 罗天翔, 等.330 MW机组脱硫废水旁路烟道喷雾干燥技术数值模拟与应用示范[J].热力发电, 2019,48(6):96-101.
[8] 马双忱, 柴峰, 吴文龙, 等. 脱硫废水烟道喷雾蒸发的数值模拟[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6,33(1): 47-53.
[9] 张子敬, 汪建文, 高艺, 等.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烟气蒸发特性流场模拟[J]. 煤炭学报, 2015, 40(3): 678-683.
[10] DENG J J, PAN L M, CHEN D Q,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test study of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evaporation treatment through flue gas[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70(7): 1285-1291.
[11] 冉景煜,张志荣.不同物性液滴在低温烟气中的蒸发特性数值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26): 62-68.
[12] 晋银佳,王帅,姬海宏,等.深度过滤-烟道蒸发处理脱硫废水的数值模拟[J].中国电力, 2016, 49(12): 174-179.
[13] PINTO M, KEMP I, BERMINGHAM S,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xisymmetric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 for spray drying and validation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e and CFD simulation[J]. Chemical Enginerering Research & Design, 2014, 92(4): 619-634.
[14] BORODULIN V Y, LETUSHKO V N, NIZOVTSEV M 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evaporating dro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7, 109: 609-618.
[15] RA Y, REITZ R D. A vaporization model for discrete multi-component fuel spray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2009, 35(2):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