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4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BICT)除磷中试试验
潘杨, 黄勇, 李勇, 薛燕, 杨志斌
2006, 24(6): 7-9.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1
摘要:
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它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微生物的分相培养,对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很大的潜力。通过对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负荷和运行条件下TP去除率可达90%,出水TP浓度可控制在1·0mg/L以下。
三相流化床中人苍白杆菌的挂膜及其降解苯胺废水
吴锦华, 韦朝海, 李平, 谭展机
2006, 24(6): 10-12.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2
摘要:
利用驯化筛选的苯胺优势降解菌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anthropi)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内处理含苯胺废水,以自行研制的纤维颗粒为载体,研究了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苯胺降解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反应器抗废水浓度负荷冲击的能力并考察了反应器对含苯胺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4d内微生物开始附着纤维载体生长,反应器经过30d驯化启动即进入稳定状态;对废水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由此证明了优势菌种与生物流化床结合处理毒性难降解苯胺废水的高效性。
斜网-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白卡纸废水
田启平, 郑平, 傅德龙
2006, 24(6): 13-15.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3
摘要:
采用斜网+混凝沉淀+A/O工艺处理白卡纸废水,平均CODCr去除率为97·9%,平均SS去除率为99·1%,出水各项指标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一级标准。以斜网装置回收废浆,过水量5~12m3/(m2·h),CODCr去除率52·8%,SS去除率53·7%。回收纤维获益相当于每吨纸节省成本33元,占总成本的2·5%。将剩余污泥回流到沉淀反应池,可降低投药量,节约总运行费用25%,并能减轻二次污染。
MBR工艺处理维生素C制药废水的中试实验
冯斐, 周文斌, 汤贵兰, 严滨, 蒋林煜
2006, 24(6): 16-18.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4
摘要:
主要介绍了某维生素制造企业废水系统运行情况以及MBR改造工艺的启动方法和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运行情况。通过比较2种工艺条件,确定污泥浓度控制在8000mg/L,溶解氧控制在2mg/L,水力停留时间14h,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0·20%,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89·95%。
市政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探讨
陈洪斌, 唐贤春, 董滨, 于凤, 何群彪
2006, 24(6): 19-22.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5
摘要:
目的在于探讨影响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工艺因素,提出可行的调控措施。通过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2年的运行结果分析表明,有机物和悬浮物(SS)受水质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出水一般可以达标;NH3-N、TN去除效率偏低的原因除生物处理池水力停留时间(HRT)过短、有机负荷率偏高、好氧段曝气不均匀外,还与污泥消化上清液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等有关;同样,TP和PO43--P的去除效率受污泥消化上清液和剩余污泥回流的影响也较大。研究认为,污水厂的二沉池富磷剩余污泥不宜直接回到初沉池浓缩处理,污泥消化和脱水上清液应除磷后再回到污水处理系统。
SBR工艺脱氮设计的研究
李颖, 郭爱军, 李蔚然
2006, 24(6): 23-26.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6
摘要:
SBR工艺在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同时,兼顾脱氮除磷,不需要新增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经济、管理简便,适用于中小水量的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的脱氮设计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公认的设计方法,本研究介绍了一种SBR工艺处理含氮污水的脱氮设计方法(如生物过程设计、水力设计),从而确定SBR工艺中的相关关键设计参数。
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
钟贤波, 叶芬霞
2006, 24(6): 26-28.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7
摘要:
在活性污泥工艺的污泥回流途径中引入一个污泥缺氧池,形成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比较研究了污泥在缺氧池中不同的停留时间(5·5、7·6、11·5h)的3种OSA工艺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工艺的剩余污泥量分别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降低33·24%、22·99%和13·80%。经综合考虑认为OSA工艺中污泥在缺氧池中停留6~7h较为理想。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味精废水
严进
2006, 24(6): 29-30.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8
摘要:
利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味精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8h、SBR反应时间为6h、水温为20~25℃的条件下,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均达92%以上。表明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味精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整个工艺的CODCr和NH3-N去除率。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悬浮泥沙
郭长城, 王国祥, 喻国华
2006, 24(6): 31-33. doi: 10.13205/j.hjgc.200606009
摘要:
针对特定的滨江城市水环境问题,利用湿地植物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菖蒲(Gladiolushybridus)、菱(Vallisneriaspiralis)、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和亚洲苦草(Vallisneriaspiralis)构建的湿地植物生态物理模型进行了含沙水体泥沙净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系统对不同悬浮泥沙含量的水体具有不同的净化效果,净化效果最好的湿地植物分别是金鱼藻、黑藻、菱、菖蒲和风车草。随水体含沙量增加净化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粒径的悬浮泥沙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沉降、吸附和过滤的效果不同。
四座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工艺选择
吕拥军, 陈水才, 刘平波
2006, 24(6): 33-34.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0
摘要:
由于山区自然条件、经济因素及管理水平限制,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应体现安全、稳定及简洁的特点,本文从前置厌氧氧化沟工艺在利川市4座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选择过程进行分析,以供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相关设计时借鉴。
对三池式UNITANK工艺的几点深入认识
雷明, 李凌云, 苏锡波, 李益洪, 张勇
2006, 24(6): 35-36.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1
摘要:
提高生物除磷效率为三池式UNITANK工艺的运行控制目标。本文通过对UNITANK工艺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及工程经验,分析了三池式UNITANK工艺厌氧空间、时间,UNITANK反应器进水流态,工艺及自控运行方式,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冲天炉烟气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何雁, 李韧, 王照汉, 刘方, 徐向彤, 姚得强, 方晓平, 孙联, 孙顺利, 王继成
2006, 24(6): 37-41.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2
摘要:
结合云南某公司10t/h冷风冲天炉烟气除尘脱硫和烟气余热利用的工程实例,介绍和分析了冲天炉烟气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铁矿石对脱除烧结废气中NO_x的催化效应
毕学工, 廖继勇, 熊玮, 周国凡, 冯智慧
2006, 24(6): 42-44.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3
摘要:
向混合料中加添加剂能够在烧结过程中脱除烧结废气中的NO。实验研究了铁矿石对NO脱除反应的催化效应。在900℃下,分别以5种不同铁矿石作为填料层,用2种标准气体和压缩空气配制的混合气体模拟烧结废气。试验结果表明,铁矿石种类对铁矿石的催化能力有重要影响。D型铁矿的催化能力最强而且不会发生弱化,NO转化率接近100%;其它几种铁矿石的催化能力较差,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弱化现象,但很快即基本趋于稳定状态,NO转化率达到了60%~70%。
流态化TiO_2光催化降解甲苯的实验
廖聪, 张小平
2006, 24(6): 45-48.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4
摘要:
在自制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实验室制备的TiO2/硅胶为催化剂,对甲苯、空气混合气进行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初始浓度、紫外光强度、操作气速和床层高度等因素对甲苯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20~55mg/m3),甲苯降解率不随浓度变化,高达100%,但浓度进一步增加后降解率下降;甲苯降解率随紫外光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提幅不大;甲苯初始浓度越低,维持最高降解率的时间越长;操作气速存在最佳值3·98cm/s,达到此值时降解效果最好;甲苯降解率随床层高度(静态高度)的增加而线性提高。
喷淋环栅式除尘脱硫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郭三霞, 李立清, 唐琳, 王晓刚, 孟蕾, 刘宗耀
2006, 24(6): 48-51.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5
摘要:
研制了一种由内外圈构成的喷淋环栅式除尘脱硫反应装置,气、液两相在内外圈之间通向运动,紊流冲激环栅时接触传质。基于溶质渗透理论,提出了以内塔穿孔速率V,液气比L/G,吸收浆液pH值为参数的脱硫效率模型。对比某电厂工况条件下测得的一系列实验数据,显示出该模型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作为工程设计、最优化技术和推测工业数据的理论参考工具。
不同缓冲剂调节pH值影响MSW反应器运行的对比
王昊, 王洪涛, 赵勇胜, 陆文静
2006, 24(6): 52-55.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6
摘要:
反应器填埋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城市固体废物(MSW)的稳定化时间。渗滤液循环是实现反应器的有效途径不同渗滤液pH值条件下反应器的运行效率是不同的。本文采用两种缓冲剂,熟石灰和粉煤灰对渗滤液pH值进行调节,讨论它们对渗滤液回灌、废物稳定化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分析了两种调节方法的区别。实验证明了调节后的环境有利于固体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对金属离子和盐类没有明显去除作用。两种调节方案都是简单、经济可行的。
工业废渣制备生物质裂解用催化剂载体及其性能
李建芬, 肖波, 杨家宽, 贾立
2006, 24(6): 56-58.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7
摘要:
以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无水碳酸钠为造孔剂,制备了用于生物质裂解的催化剂载体。探讨了载体的焙烧工艺、最佳配方及其最高焙烧温度,并对按最佳工艺条件所制备的载体进行了性能测试。
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除铜性能
王湖坤, 龚文琪, 莫峰
2006, 24(6): 59-61.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8
摘要:
研究了累托石-粉煤灰颗粒吸附剂制备工艺条件及其去除铜冶炼废水中Cu(Ⅱ)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累托石与粉煤灰的比例为7∶3,另加入15%的添加剂(St)和50%的水,焙烧温度为500℃时,制成的颗粒吸附剂不仅吸附效果最佳,而且其散失率较低。在不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剂用量为0·01g/mL,作用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常温)时,Cu(Ⅱ)的去除率达99·5%,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钢渣膨胀性的实验
徐红江, 付贵勤, 朱苗勇
2006, 24(6): 62-64. doi: 10.13205/j.hjgc.200606019
摘要:
钢渣具有高碱度的特点,当碱度>2时转炉渣中的氧化钙将有一部分以游离氧化钙的形式存在。游离氧化钙是造成转炉渣膨胀的主要因素。本试验采用压蒸法测定了高炉渣和转炉渣的膨胀性,考虑了粒度和陈化时间对转炉渣膨胀性的影响,为高炉渣和转炉渣的应用提供依据。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
李雄, 徐迪民, 赵由才, 牛冬杰, 李兵, 楼紫阳, 孙晓杰, 熊兰
2006, 24(6): 64-67.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0
摘要:
以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利用为例,不同封场时间的填埋场(单元),其土地利用的用途不同;填埋场土地用于种植植物,不仅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防渗材料在日本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许四法, 杨杨
2006, 24(6): 68-70.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1
摘要:
介绍了日本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造和防渗材料的分类,以及近年日本各种防渗材料的使用情况。同时作者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构造。
低压离子色谱与化学发光联用检测镍
罗煜, 黄梅秀
2006, 24(6): 71-73.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2
摘要:
利用离子色谱与鲁米诺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尝试分离检测过渡金属离子,进行无机流动相低压离子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痕量镍的研究。
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子系统
王世龙, 王丽娜, 王志成
2006, 24(6): 74-75.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3
摘要:
烟气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系统由2个子系统(二氧化硫质量浓度监测子系统和二氧化硫流速及流量监测子系统)构成。文中对系统的监测原理、方案等做了简要介绍,对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子系统做了较充分的论述。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重金属有关问题的探讨
孙翠玲, 辛红林, 冯雪阳
2006, 24(6): 76-76.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4
摘要:
通过实验探讨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重金属的最佳条件和消除干扰液的使用,为准确测定其含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乐安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万金保, 侯得印, 万兴, 涂盛辉
2006, 24(6): 77-79.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5
摘要:
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建立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充分体现了其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江西省重点整治的河流乐安河进行了水质评价,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熵权物元分析模型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饶清华, 张江山
2006, 24(6): 80-82.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6
摘要:
根据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物元分析方法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属性识别理论方法、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物元分析法进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可行的。
PTA装置的清洁生产
李晓红, 丁毅, 张雁秋
2006, 24(6): 83-84.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7
摘要:
通过对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进行“三废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工艺设备改造后,实现了清洁生产,达到了PTA装置环境保护目标。
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水中有机物
施东文, 陈健波, 奚旦立, 汪蕊, 谢曙光, 王占生
2006, 24(6): 85-87.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8
摘要:
生物活性炭滤池能有效去除常规工艺出水中CODMn、UV254、三氯甲烷生成势和一溴二氯甲烷生成势,但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新鲜活性炭滤池对这些有机物去除效果更显著。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二溴一氯甲烷生成势升高,而新鲜活性炭滤池对二溴一氯甲烷生成势有时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曝气与不曝气两种催化铁内电解工艺对印染废水预处理的对比试验
赵建国, 郭有才, 王怀宇
2006, 24(6): 88-89. doi: 10.13205/j.hjgc.200606029
摘要:
针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催化铁内电解法进行曝气与不曝气2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比试验,测定了预处理前后废水的CODCr、色度、磷酸盐、氨氮、pH值等指标。结果表明,曝气催化铁内电解工艺优于不曝气的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色度和磷酸盐的去除有显著提高。
新型酒精废液浓缩燃烧处理技术与应用
李胜超, 刘明华, 潘正现
2006, 24(6): 90-91. doi: 10.13205/j.hjgc.200606030
摘要:
针对酒精废液的特点及目前浓缩燃烧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大流量、高流速、高真空的闪蒸浓缩技术和浓缩液分段喷入燃烧炉、分段燃烧方式来处理酒精废液,并采用U型飞灰沉降室来处理烟气以解决灰渣堵塞问题。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经浓缩燃烧处理后CODCr去除率能够达到99·96%,可以实现有机废水的零排放。
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PRB法
李金英, 佟元清, 蔡五田, 郭彦威, 王秀明
2006, 24(6): 92-94. doi: 10.13205/j.hjgc.200606031
摘要:
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国外大量研究表明,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原位修复技术中的PRB方法及其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对地下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和三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在我国开发应用该技术的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绿色屋面节水灌溉技术初探
汪慧贞, 王荣斌, 穆华英
2006, 24(6): 95-96. doi: 10.13205/j.hjgc.200606032
摘要:
绿色屋面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象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绿色屋面的节水灌溉不容忽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灌溉水源配置、根据土壤含水率科学确定灌水定额等措施可减少城市绿色屋面的耗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