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7卷  第1期

水污染治理
混凝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金文杰, 左宇, 于群
2009, 27(1): 1-4.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1
摘要:
采用混凝吸附法对丹东某焦化厂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吸附剂为粉煤灰,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0.4g/L,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4mg/L,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9g/L时,采用混凝剂和吸附剂同时加入的方式,可使COD值降至41mg/L、色度为50倍,达到辽宁地方排放标准,处理成本仅为0.74元/t。
电化学法用于微污染水脱氮处理实验
何绪文, 龚彦宇, 王培京, 廖日红, 刘操
2009, 27(1): 5-7.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2
摘要: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轻度污染的温榆河河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化学方法对微污染地表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探讨极板间距、反应时间以及板间电压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应时间为10min,板间距为1.0cm,板间电压为11V时,该方法对去除微污染水中氨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氨氮的去除由原水的8~36mg/L降至2.4~11mg/L,去除率能达到70%以上,同时总氮的去除与氨氮去除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金城造纸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调试运行
李跃迁, 詹技灵, 孙巍, 牟晋伟, 代文臣
2009, 27(1): 8-10.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3
摘要:
总结了采用好氧工艺处理造纸工业废水中各个不同调试阶段及对应的工艺运行参数。该废水难生化降解,其ρ(BOD5)/ρ(COD)值在23.3%左右,而且废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不足。通过投加尿素和磷酸氢二氨,使均质池TN、TP含量满足微生物生长;同时降低进水ρ(COD)值至1500mg/L,提高曝气池溶解氧量至3.0mg/L,污泥浓度至4500mg/L,将COD污泥负荷从最初0.45~0.55kg/(kg·d)逐渐下降到0.30~0.35kg/(kg·d),经过2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各参数达到设计排放标准:COD为450mg/L、BOD5为25mg/L、pH为6.8。
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总氮去除工艺
杨晓, 周新平, 范双艳, 吴莹莹, 杨家宽
2009, 27(1): 11-14.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4
摘要:
分析了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中总氮去除效率低下的原因,介绍了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去除总氮的有效措施,包括调整进水水质和改善进水可生化性能以及改进传统Carrousel型氧化沟工艺为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等措施。结果表明:工艺改造后的出水TN达到GB18918-2002一级城镇污水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良好。
高浓度硫酸盐核黄素生产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朱乐辉, 叶晓东, 付朝臣
2009, 27(1): 15-17.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5
摘要:
介绍了硫酸盐还原+生物脱硫+气浮+UASB+CASS工艺处理高硫酸盐核黄素生产废水的应用实例。对设计工艺流程、主要参数、调试与运行情况以及处理效果作了说明。该组合工艺对核黄素生产废水中的COD、SO24-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各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工程实例
杜芬, 马立新
2009, 27(1): 18-19.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6
摘要:
介绍了改良型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实例,处理后水中的COD、BOD5浓度均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该工艺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去除色度效果好、无二次污染、投资规模小。
船舶含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班福忱, 李亚峰, 程琳, 裴新
2009, 27(1): 20-22.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7
摘要:
采用酸化隔油-碱化混凝气浮-中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大连某港口船舶含油类废水,介绍各处理构筑物、工艺设备及相关设计参数。该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含油浓度低于5mg/L,COD浓度低于40mg/L,BOD浓度低于10mg/L,处理后出水满足中水水质使用标准。
势能增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应用研究
邓风, 陈鸣钊
2009, 27(1): 23-25.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8
摘要:
介绍势能增氧生态床的增氧机理及工程实例。生态床为多层浅床结构,每层装设填料,采用虹吸管进出水,利用水流势能进行大气复氧,水中DO逐层增加,出水DO达到最高。结构紧凑,投资省,高效节能,可用于小区中水回用处理,经济效益优于传统工艺。
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试验
何建敏, 林海, 董颖博
2009, 27(1): 26-29. doi: 10.13205/j.hjgc.200901009
摘要:
研究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对微污染水源水的TOC和总P去除率分别为76.7%和68.9%;TOC饱和吸附量为5.27mg/(g·L),总P饱和吸附量为0.486mg/(g·L);"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最佳处理量为35mL/g,最佳吸附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对TOC和总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68.7%和20.3%。综上所述,介孔复合吸附材料的整体吸附效果与活性炭相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气浮法对矿区洗浴污水中洗涤剂处理及回用研究
邵武, 李中和, 宋岩
2009, 27(1): 30-32.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0
摘要:
通过不同方案的对比试验,确定了矿区洗浴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工艺,重点解决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对水质的影响,为矿区洗浴污水回用提供一项可行的方案。
BMBR工艺试验研究及参数确定
陈霞, 王三反, 葛敬, 张贡意
2009, 27(1): 33-36.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1
摘要:
针对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缺陷进行了如下改进:以生物膜替代传统的高分子滤膜,作为出水端膜分离部件;以固定化微生物系统替代传统的MBR工艺中悬浮性微生物系统,形成了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BMBR)。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后,在气水比8∶1~10∶1,HRT3~4h的条件下,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90%以上,同时膜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与MBR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运行特性
周敬红, 兰雯, 叶凡, 王双飞
2009, 27(1): 37-39.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2
摘要:
采用自主研发的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UMAR)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研究UMAR的运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UMAR在水力停留时间为7.1h,进水ρ(COD)为10000mg/L,有机负荷为17.6~33.8kg/(m3.d)时COD去除率均高于75%,最高可达81%。UMAR反应器对进水负荷的冲击有良好耐受能力,运行稳定。
常温下SBBR反应器中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实现
张立秋, 韦朝海, 张可方, 张朝升, 方茜, 李淑更
2009, 27(1): 40-43.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3
摘要:
采用自主设计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在常温(25~27℃)条件下,pH值7.2~7.6,通过恒定低曝气量实现了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试验还考察了ρ(C)/ρ(N)对SBBR系统SN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BBR反应器中处理城市污水实现SND的较为适合的ρ(C)/ρ(N)在5~8,亚硝酸氮积累率在85%以上,TN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膜生物反应器简化模型的数值模拟及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分析
葛根, 王洪礼, 张海丰, 孙宝盛
2009, 27(1): 44-46.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4
摘要:
通过简化传统的ASM1污泥活性模型提取出污泥和污水中底物的非线性动力学作用关系,建立一个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简化二维数学模型。通过修正原模型参数,该模型能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对数学模型进行有界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和分析,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模型参数选取的范围。
烟气污染治理
生物过滤塔处理工业有机废气
曹旭, 王黎, 刘广
2009, 27(1): 47-51.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5
摘要:
选用生物载体作为反应器的填料,并利用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对填料进行挂膜,由低到高通入工业有机气体进行驯化。在系统稳定后进行了生物过滤塔净化工业有机气体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浓度<25mg/m3时,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可保持在97%以上,当超过此值时,效率有明显下降。随着进口气体流量的增加,净化率逐渐下降,由入口流量为0.2m3/h时的97.2%下降到入口流量为0.8m3/h时的73.0%。湿度对净化率的影响较大,其中当湿度达到40%以上时,反应器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生物过滤塔的压降随着气体流量和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铸造旧砂再生废气治理工程实例
解清杰
2009, 27(1): 52-54.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6
摘要:
从工艺流程及设备、工程运行监测结果及经济指标等方面,介绍了某铸造旧砂再生废气治理工程,从实际监测结果可知:该工程运行稳定,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的要求。
膜基吸收恶臭气体H_2S的实验研究
李晓婷
2009, 27(1): 55-57.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7
摘要:
选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为吸收剂,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作接触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膜基吸收恶臭气体H2S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收剂浓度对脱硫率影响明显,适当的吸收剂浓度是保证脱硫率的关键因素;进气速率增大可以提高传质系数、增强传质,但脱硫率降低;提高进气压力可以提高脱硫率,但不如吸收剂浓度影响大;吸收剂循环使用对脱硫率影响较大,应在满足出气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循环次数和循环比例。对含H2S347mg/m3的进气,实验得到的适宜的脱硫条件为:进气流速0.35m3/h、压力0.1MPa,吸收剂流量0.40m3/h、浓度3mol/L。在该条件下,单级膜组件脱硫率稳定在96%以上。
高温蒸汽灭菌处理技术处置医疗废物工艺设计
裴照堂, 白雪梅, 修菲
2009, 27(1): 58-61.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8
摘要:
高温蒸汽灭菌处理技术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并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以西北某市医疗废物处置工程中高温蒸汽灭菌处理技术的应用为例,通过对其工程原理、系统组成、工艺流程等的分析论证共同探讨其工程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今后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固废处理
昆钢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综合处理方案分析
刘嘉
2009, 27(1): 62-65. doi: 10.13205/j.hjgc.200901019
摘要:
根据昆钢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比较,结合昆钢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提出综合处理方案,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量,有效控制二次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活环境。
提取粉煤灰有价成分后固体残渣制备微晶玻璃
党光耀, 韩作振, 刘金鹏
2009, 27(1): 66-69.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0
摘要:
为解决粉煤灰提取有价成分后固体残渣中由于含氟硅酸盐而难以利用的问题,利用氟硅酸盐在微晶玻璃制备中可作成核剂的特性,提出了将两条工艺路线相结合的新方法,即以该类固体残渣为原料制备微晶玻璃,实现此类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等温晶化制度对产品进行晶化处理。研究表明,晶化产物中生成了大量以镁橄榄石为主晶相的微晶体,该方法是可行的。
城市垃圾填埋场防渗浆材的实验研究
靖向党, 于波, 谢俊革, 彭第
2009, 27(1): 70-73.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1
摘要:
针对垃圾填埋场防渗的特殊要求,通过大量正交实验研究,研制了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污染物有良好阻滞作用的浆材,即膨润土-水泥-粉煤灰(BCF)浆材,包括S型、N型和Z型3种类型。该浆材可泵期可调,结实率>99.6%,结石体28d渗透系数<0.65×10-7cm/s,N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弹性模量在200MPa左右。浆材结石体对COD、氨氮和磷的阻滞率均达到了82%以上,对酞酸酯和常见重金属离子的阻滞率均在99.6%以上。对浆材结石体的防渗性与对污染物阻滞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渗滤沉积作用和吸附滞留作用阻滞机理。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探讨
苏彩丽, 余泳昌, 常亚芳
2009, 27(1): 74-77.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2
摘要:
环境风险评价是有色金属选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系统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预测的方法系统地对某拟建锑矿选厂尾矿库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属于重大危险源,溃坝事故概率为0.3%,溃坝影响范围为636m,溃坝将使下游河流遭受污染,As、Pb超标严重,对下游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影响,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定量预测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溃坝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于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温厌氧消化污泥的培养试验研究
韩育宏, 季民, 柴建荣, 白谏平, 李庆
2009, 27(1): 78-80.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3
摘要:
在试验室半连续装置中培养高温厌氧消化污泥,以中温厌氧污泥作为种泥,中温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升温,经过100d运行可达到高温厌氧消化运行的良好状态。整个试验过程中无需人为调节碱度,pH值比较稳定。45℃以下,升温对厌氧消化系统的扰动比较小,之后继续升温至48℃,厌氧消化系统不稳定。认为45~48℃可能存在着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的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中温细菌可能会大量死亡,但是不适合高温菌生长或对应着较低的生长速率。
生命周期评价在铜渣回收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李英顺, 路迈西, 胡华龙, 罗庆明, 温雪峰
2009, 27(1): 81-84.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4
摘要:
生命周期评价是判断生产工艺是否真正属于清洁生产范畴的基本方法,为了对铜渣回收工艺的清洁生产评价提供依据,有必要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据此对国内铜渣的回收现状和对钢铁、锌、镁、铬渣、再生铜和电解铜的生产工艺生命周期评价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用统计方法和SimaPro7.1软件,通过Eco-indicator99生态指数法,对铜渣回收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监测与评价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关键问题的研究
张庆军
2009, 27(1): 85-88.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5
摘要: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纳氏试剂光度法》(GB7479-1987)对水和废水中氨氮的测定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入探讨运用该方法进行水和废水中氨氮测定中的一些关键操作技术问题,指出为适应"清洁分析、节能环保"的要求,应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分析测试方法的研发与推广。
紫外吸收光谱法监测硫化氢浓度的实验研究
邹芸芸, 蔡小舒, 赵琴, 孟国鑫
2009, 27(1): 89-92.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6
摘要: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不同气体在紫外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排放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和浓度。基于这种方法设计出一套能够实时、在线监测硫化氢的实验装置。在常温常压状态下,通过对测量的一次光谱进行分析,计算出硫化氢的标准吸收截面,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小浓度计算时的误差,可得出硫化氢的实时浓度值。
关于GIS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张宏智, 陈旭东, 张天慧
2009, 27(1): 93-96.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7
摘要:
论述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须对该系统增加数学模型自动调整和修正功能,人工参与数学模型的调整和修正并改造GIS平台,为保证环评数据准确性和决策可靠性提供技术依据。
经验交流
利用焦炉烟道气废热对煤进行气力分级与调湿一体化机组及应用
于春令, 杨国华
2009, 27(1): 97-99.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8
摘要:
介绍炼焦煤气力分级与调湿一体化机组的原理和特点。研究分析及工业应用表明,该机组具有分级效率高、调湿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占地少、余热利用率高等优点,有显著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等离子体改性对活性炭纤维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程抗, 王祖武, 左蓉, 周烨, 车垚, 杨毅
2009, 27(1): 100-103. doi: 10.13205/j.hjgc.200901029
摘要: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改变活性炭纤维的化学官能团来强化活性炭纤维对SO2和NOx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利用XPS、FTIR等方法对改性活性炭纤维的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活性炭纤维表面官能团在等离子体改性过程中的转化规律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改性过程可以有效地向活性炭纤维表面引入有利于脱硫脱氮的含氧、含氮官能团;当电压为8kV,放电时间为5min时,放电改性活性炭纤维的效果最佳。
炭黑尾气用于精煤干燥新技术的探讨与应用
庞秀英
2009, 27(1): 104-106. doi: 10.13205/j.hjgc.200901030
摘要:
论述了炭黑尾气的组成、成分分析,国内外利用技术发展状况,利用技术工艺,以及根据工程实例,提出了炭黑尾气用于精煤干燥机燃烧炉燃料的利用新技术,给我国炭黑生产企业尾气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丰富了我国炭黑尾气的利用技术范畴。
攀枝花新钢钒提钒炼钢厂清洁生产实践
肖明富, 黄卫国
2009, 27(1): 107-114. doi: 10.13205/j.hjgc.200901031
摘要:
结合生产实际对炼钢厂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进行的探索实践进行了阐述,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钢厂未来清洁生产和资综合循环利用的思路与目标。
声屏障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探讨
李文, 吴小萍, 李洪旺
2009, 27(1): 115-117. doi: 10.13205/j.hjgc.200901032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修建声屏障已成为解决交通噪声问题的首要选择,但与此同时也给沿线的居民和建筑物带来了其他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探讨声屏障应该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把声屏障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EIA)体系中来的建议,为解决声屏障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
SBR的运行管理要点
张再平, 杨志杰
2009, 27(1): 118-120. doi: 10.13205/j.hjgc.200901033
摘要:
介绍SBR的工艺特点,着重分析SBR在调试及运行管理中的重要控制因素,指出了随着进料和外部条件变化应采取的对策,以达到最佳的出水水质和最经济的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