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5卷  第11期

水污染防治
缓释碳源生态基质添加比例对河水脱氮效果及微生物影响
程璐璐, 于鲁冀, 李廷梅, 范鹏宇, 张广毅, 刘攀龙
2017, 35(11): 1-5.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1
摘要:
添加缓释碳源生态基质提高河水C/N值可增强脱氮效果。考察了不同添加比例对河水脱氮效果和COD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基质中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总氮去除效果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考虑到前期释碳量高易引起二次污染,控制添加比例为15%,装置对氨氮、硝态氮、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6%、75.22%、64.09%;出水ρ(COD)平均为28.18 mg/L。高通量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Pseudomonas)随着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与脱氮效果一致,这可能与该菌属中包含硝化菌有关;缓释碳源添加比例为15%时,该组微生物多样性最大。可见,控制缓释碳源生态基质添加比例对脱氮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国外都市雨水管理政策措施及对京津冀区域的借鉴初探
李纯, 胥彦玲, 李梅
2017, 35(11): 6-9.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2
摘要:
城市雨水是重要的水资源,是京津冀城市群水资源与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情报研究方法,对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雨水管理政策措施进行总体梳理,并以此为借鉴,结合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雨水管理现状,提出了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群雨水管理的建议。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与技术进展
叶春松, 黄建伟, 刘通, 张弦, 夏敏
2017, 35(11): 10-13.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3
摘要:
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高含盐量、高悬浮物、高硬度的脱硫废水。化学沉淀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但存在着加药量大、污泥产生量大、出水含盐量高等缺点。综述了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产生过程、杂质来源、水质特性,介绍了化学沉淀法等传统处理工艺和烟道蒸发、蒸发结晶、炉渣废热综合利用等几种零排放技术的处理思路、流程、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膜分离、正渗透等资源化技术在脱硫废水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国家废水处理政策与脱硫废水处理现状、技术进展,对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多级垂直流水培植物系统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及稳定性研究
张魏, 张清东, 王欢, 文倩
2017, 35(11): 14-1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4
摘要:
鉴于传统人工湿地存在基质易堵塞、系统长期运行不稳定等缺点,提出采用4级垂直流水培植物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系统稳定性及2种不同植物对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系统在运行42 d后达到稳定,该系统随着反应级的增加,出水水质变异系数逐渐减小,稳定效果逐渐提高。稳定后蕹菜系统和水稻系统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4%、92.9%、86.0%、89.6%和62.1%、90.4%、82.5%、76.8%,污水处理系统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的一级B级标准。
新型导排水材料优化垃圾填埋场导渗实验研究
曾刘毅, 王智, 王佩瑾, 刘丹, 谢明德
2017, 35(11): 18-2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5
摘要:
根据国内外新型导排水材料——毛细透排水带的现有应用和相关研究,结合填埋场导排系统容易发生堵塞的现状,首次提出将毛细透排水带用于国内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全新应用方向;并开展了室内模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毛细透排水带在渗滤液导排系统未发生堵塞时,不能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当其发生堵塞时,毛细透排水带可大大增强渗滤液的导排能力,使渗滤液及时排出;且实验结果证明,水头越高,越有利于毛细透排水带发挥导排作用,导排层被堵塞的越严重,导排效果越好。
次氯酸钠、臭氧及其组合再生水消毒技术研究
郑晓英, 王靖宇, 李魁晓, 乔露露, 阜崴, 赵丽君
2017, 35(11): 23-2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6
摘要: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次氯酸钠、臭氧以及臭氧/次氯酸钠组合工艺,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对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色度的去除规律,消毒副产物中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随有效氯投加量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有效氯投加量为5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91%和99.99%,色度去除率为26.00%;臭氧消毒过程中,当臭氧剂量为2.6 mg/L时,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分别为99.70%和99.73%,色度去除率为71.65%;在组合工艺中,当臭氧剂量为2 mg/L、有效氯投加量为0.5 mg/L时,出水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总数去除率分别为99.94%和99.87%,色度去除率为70.60%;在相同有效氯投加量条件下,组合工艺较单独次氯酸钠消毒出水的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更低,三氯甲烷生成量降低36.67%,一氯二溴甲烷未检出。
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处理煤气化废水纳滤浓液
丁康, 徐炎华, 许婧璐, 陆曦, 刘志英
2017, 35(11): 28-3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7
摘要:
以锆材反应釜为反应容器、硫酸亚铁为均相催化剂,采用催化湿式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煤气化废水纳滤浓液。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H_2O_2投加量、ρ(H_2O_2)/ρ(Fe~(2+))、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了反应前后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即双氧水投加量为12‰、pH为3、ρ(H_2O_2)/ρ(Fe~(2+))=10∶1、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1 MPa、反应时间为60 min下,UV_(254)去除率达90.3%、COD去除率达77.7%、TOC去除率达65.3%。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基本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ρ(BOD_5)/ρ(COD)由0.02提升至0.41,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出水可进入含驯化嗜盐菌的生化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多孔混凝土与水生植物综合水质净化效应的试验研究
闫滨, 李成林, 王玥
2017, 35(11): 33-36.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8
摘要:
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水质净化装置模拟自然水环境,研究水生植物香蒲、荷花和水生动物螺蛳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以及多孔混凝土与该生态系统相结合时整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水体中TP、TN、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5.71%、85.88%、86.66%,与多孔混凝土联合应用后,对TP、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0%、88.89%、86.70%,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对多孔混凝土综合水质净化效应机理分析表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为水体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生化降解和水生动物滤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出多孔混凝土可作为生态护坡材料,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结合应用于生态护坡。
桉木APMP预浸废水抽出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的研究
万月亮, 孟祥美, 李祥祥, 刘廷志
2017, 35(11): 37-41. doi: 10.13205/j.hjgc.201711009
摘要:
采用乙酸乙酯和甲基叔丁基醚两种有机溶剂对桉木APMP预浸渍废水进行抽提,提取其中化感物质并应用于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研究。采用GC-MS分析2种化感物质的组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抽出物种类为32种,抽提得率为174 mg/L,甲基叔丁基醚抽提物种类为29种,抽提得率为88 mg/L。2种溶剂抽出物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其中乙酸乙酯抽出物中有机酸为55%,甲基叔丁基醚抽出物中有机酸为66%,其余为醇类、酯类、醚类和胺类物质。将乙酸乙酯抽提的化感物质浓度设为50,100 mg/L,对铜绿微囊藻进行抑藻研究,其最高抑藻率分别为21.62%和27.65%,抑藻效果显著。
绿色屋顶基质层截流减污效应分析
章茹, 侯元元, 刘志超, 李艳根
2017, 35(11): 42-46.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0
摘要:
绿色屋顶作为"第五立面",有效地缓解了城市面源污染、排水系统的压力及屋顶的热负荷,其基质层不仅为植物提供生长营养,又起着调控径流水质、水量的作用。基质材料、厚度、屋顶坡度、降雨强度、季节、植被等因素都能够影响绿色屋顶的截流减污效应。而绿色屋顶基质层对其滞蓄、净化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简单介绍了应用较广泛的绿色屋顶基质材料及其优缺点,并根据绿色屋顶基质层截流减污效应的机制,详细分析了绿色屋顶基质材料类型、材料配比、保水剂添加及基质厚度对截流效应的影响,并探讨了绿色屋顶基质层对雨水径流水质TN、NH+4-N、TP、COD的净化效果分析。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及园区示范
范洪勇, 刘超翔, 颜昌宙, 陈少华, 朱永官
2017, 35(11): 47-51.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1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发展(LID)理念的特色实践。厦门市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故海绵城市建设对厦门市生态文明和旅游城市的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市具体特点和LID技术特点,对厦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厦门市某园区的LID技术应用示范,并对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海绵城市技术实践提供借鉴。
亚硫酸钠活化高锰酸钾超快速降解活性蓝4的动力学研究
马尚辰, 王辉, 饶丹丹, 关小红, 孙波
2017, 35(11): 52-5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2
摘要:
活性染料的广泛应用导致大量染料废水的产生,因此染料废水的降解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探究了高锰酸钾/亚硫酸钠体系原位产生的高活性三价锰降解染料活性蓝4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高锰酸钾/亚硫酸钠体系可在毫秒级时间尺度内降解活性蓝4,该体系的最佳适用pH范围是酸性至中性;亚硫酸钠和高锰酸钾浓度对于实际应用中高锰酸钾/亚硫酸钠体系经济、高效降解污染物非常重要;在pH为4.5~8.0时,三价锰氧化活性蓝4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高于10~6mol~(-1)·s~(-1)。
紫外活化过硫酸盐对甲基橙脱色处理实验研究
徐朋飞, 郭怡秦, 王光辉, 王学刚, 李鹏
2017, 35(11): 58-61.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3
摘要:
采用紫外活化光催化剂过硫酸盐对废水中的甲基橙进行脱色处理,研究反应pH、温度、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甲基橙浓度及投加锐钛矿TiO_2、共存阴离子(HCO_3~-、Cl~-)对甲基橙脱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橙氧化去除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最佳pH为9.0。在pH=9.0、过硫酸盐投加量0.5 mmol/L、甲基橙初始浓度100 mg/L、反应温度25℃时,经90 min光催化反应,甲基橙脱色效率可达87.6%,反应速率常数k为0.096 min~(-1)。甲基橙的去除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投加适量的TiO_2(200 mg/L)将抑制甲基橙氧化分解。废水中共存HCO_3~-离子时,甲基橙的去除速率下降,而Cl~-(0~200 mg/L)对甲基橙的去除速率无影响。
锰砂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苯酚研究
王美茹, 程爱华
2017, 35(11): 62-65.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4
摘要:
通过锰砂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的自由基降解苯酚,探究反应时间、锰砂与过硫酸钠的投加比、药剂投加量、pH、苯酚浓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间为15 min,催化剂与氧化剂的投加比为1∶5,锰砂投加量为0.2 g/L,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 g/L,pH值为2,苯酚浓度为250 mg/L时,苯酚的去除率可达84.18%。通过自由基的鉴定试验发现,锰砂/过硫酸钠体系中产生了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参与苯酚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锰砂去除苯酚、过硫酸钠氧化苯酚以及锰砂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苯酚的反应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且锰砂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的自由基明显加快了苯酚降解的反应速率。经研究验证,锰砂活化过硫酸钠是一种高效可行的苯酚去除方法。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的EPS和SMP的规律研究
周颖, 姜伟立, 秦丹宁, 胡亚奇, 张勇
2017, 35(11): 66-70.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5
摘要:
研究了两种典型负荷下(低负荷:F/M为0.05 kg/kg(以每kg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计,下同),高负荷:F/M为0.25 kg/kg)纯氧曝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曝气量为15 L/h,当F/M为0.05 kg/kg时,纯氧曝气使得出水SMP低于空气曝气。与空气曝气相比,纯氧曝气可减少EPS的产生。SMP随着EP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7)。
常温厌氧好氧环境下聚磷菌PAO Ⅱ的除磷特性及污泥特征
冉治霖, 田文德, 李绍峰, 王国胜
2017, 35(11): 71-75.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6
摘要:
在常温厌氧好氧环境下,使用实验室规模的SBR强化生物除磷反应器,高度富集了聚磷菌子类PAO Ⅱ,深入研究了高度富集PAO Ⅱ反应器的除磷特性、代谢特征以及污泥特征。结果表明:富集96%PAO Ⅱ的污泥厌氧磷释放与乙酸摄取比为0.25,仅为经典PAO代谢模型中报道值的1/2;污泥为不规则、相对松散、粒径细小的颗粒状;污泥颗粒的刚度为30 m N,Maxwell模型对机械力变化情况拟合较好。试验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不同聚磷菌子类的特征及代谢性能,传统PAO代谢模型应针对不同PAO子类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大气污染防治
氯酸盐系列湿式氧化Hg~0的影响因子实验研究
阮长超, 胡辉, 黄浩, 田路泞, 张锦丽
2017, 35(11): 76-81.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7
摘要:
采用湿式氧化方法,分别考察了次氯酸钠、亚氯酸钠、氯酸钠和高氯酸钠4种氯酸盐氧化剂,对模拟烟气中零价汞(Hg~0)氧化为二价汞(Hg~(2+))的影响。结果表明:氯酸盐吸收液浓度、pH、反应温度等参数对氧化剂氧化吸收Hg~0有明显影响。氯酸盐系列氧化剂对Hg~0氧化为Hg~(2+)的能力依次为NaClO_4>NaClO>NaClO_3>NaClO_2。在氧化剂浓度为4 mmol/L、反应温度为20℃、吸收液pH为2时,NaClO_4将Hg~0氧化为Hg~(2+)的氧化效率为92%,pH为6时,氧化效率为84%,即酸性条件影响氯酸盐系列对Hg~0的氧化能力,但氯酸盐系列对Hg~0具有更好的氧化能力与汞蒸气的初始浓度无明显关联。
国内外高中低档品牌香烟PM_(2.5)散发特性的试验研究
郭二宝, 沈恒根, 张家文
2017, 35(11): 82-89.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8
摘要:
研究发现,密闭室内吸烟燃烧产生的细颗粒物远大于自由燃烧。国产高档品牌香烟燃烧稳定时的颗粒物浓度小于低档品牌,国外香烟高档品牌与低档品牌之间无显著差别。香烟燃烧的室内PM_(2.5)逐时散发浓度呈指数规律增长。AUCPM_(2.5)运用PM_(2.5)散发曲线对燃烧时间的积分模型,综合考虑PM_(2.5)散发强度和燃烧时间两个因素,是一种评估二手烟暴露水平的合理方法。国外品牌香烟烟雾潜在暴露水平与品牌档级有关,而国产品牌香烟烟雾潜在暴露水平与品牌档级无关。
燃煤电厂烟气中低浓度SO_3采样方法研究
刘含笑, 姚宇平, 郦建国, 赵锡勇, 方小伟, 郦冰峰, 何德源, 姚斌
2017, 35(11): 90-93. doi: 10.13205/j.hjgc.201711019
摘要:
传统的SO_3采样方法很难实现低浓度SO_3的完全捕集,通过对GB/T 21508—2008规定的冷凝法SO_3采样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一套可实现低浓度SO_3高效捕集的采样系统,并首次开展现场实测,验证了该采样系统的准确性,及低浓度时采用该系统采样的必要性。两次实测案例中第1级盘管收集的SO_3分别占总量的82.1%和75.8%,其余部分则由第2级盘管和异丙醇溶液收集。可为国内低浓度SO_3测试相关测试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低温等离子体-陶瓷纳米材料集成系统烟气脱汞研究
魏石豪, 徐殿斗, 陈扬, 冯钦忠
2017, 35(11): 94-98.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0
摘要:
低温等离子体-陶瓷纳米材料集成系统可以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汞,实现工业含汞废气达标排放。通过检测系统入口、出口气体中Hg~0和Hg~(2+)浓度,研究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Hg~0浓度为0.6 mg/m~3,烟气含水量为4%,在30 kV、600~700 Hz时,获得97.5%的氧化效率;陶瓷纳米材料对单质汞几乎不吸附,对二价汞的吸附率在90%~97%;在停留时间为1 s,Hg~(2+)浓度为0.2~0.3 mg/m~3时,吸附后浓度小于0.03 mg/m~3。该研究为含汞废气深度净化新工艺的工业应用可行性提供参考。
新型高效电除尘器在烟气超低排放中的应用
杨颖欣, 胡小吐, 钟璐, 胡静龄
2017, 35(11): 99-103.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1
摘要:
在传统湿式电除尘器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电源、电极材质、电极构造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造,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电源的新型高效湿式电除尘器(电除雾器)。将基压叠加脉冲电压集成的高压电源及不锈钢材质的管针芒刺放电极应用于湿式电除尘器中,有效提高电除尘器的峰值电压、电晕功率而不产生闪络,优化放电性能,提高粉尘的荷电率与驱进速度,解决电晕闭塞问题,从而显著提高除尘效率。经工业应用验证,新型高效电除尘器能够有效控制烟气氨法脱硫末端的气溶胶污染,实现烟尘的超低排放。
西安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特性分析
朱常琳, 李夏清, 李富渊
2017, 35(11): 104-109.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2
摘要:
分析西安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PM_(2.5)、PM_(10)、SO_2、NO_2、CO、O_3)随时间、空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天气情况、车流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会因地区特点随人流量呈规律性波动;PM_(2.5)、PM_(10)与对应的SO_2、NO_2、CO、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臭氧、温度、风速呈负相关;受排放及气温辐射影响,NO_2浓度在午后出现峰值且滞后于交通峰值;连续型降水对PM_(10)的稀释作用随降雨天数的增加呈"驼峰"型变化。
燃煤发电厂贮灰场环境污染与防治
司小飞, 李元昊, 黄艳, 李焕萍
2017, 35(11): 110-113.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3
摘要:
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中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必须对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结合相关规定及具体案例,对燃煤发电厂贮灰场环境污染与防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环境防治必要性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希望对以后的工程实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固废处理与处置
油茶籽壳磁性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PFOS的吸附性能
马文天, 郭会琴, 刘宇, 颜流水, 李可心, 毕晨阳
2017, 35(11): 114-119.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4
摘要:
采用废弃生物质油茶籽壳为碳源,对比不同的Fe_3O_4@C微球修饰方法,以水热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碳层厚度均匀的核壳结构Fe_3O_4@C磁性微球,并使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磁性微球对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的吸附性能。Fe_3O_4@C磁性微球吸附PFOS仅需约1 h即可达吸附平衡,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5);Langmuir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数据(R~2>0.98),表明Fe_3O_4@C磁性微球对PFOS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占主体作用,倾向于单层吸附,对PFOS的吸附容量为11.61 mg/g。该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及吸附性能,对水体中PFOS吸附迅速且易于回收,为废弃生物质的高值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
城市生活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特征
王振兴, 徐琪, 董伟强, 沈星宇, 许健, 徐轶群
2017, 35(11): 120-123.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5
摘要:
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研究了蚯蚓处理对污泥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蚯蚓处理后,污泥的pH值、有机质、总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污泥重金属Cu、Zn、Ni、Pb含量分别降低了19.05%、12.10%、10.77%、24.90%。BCR连续提取结果表明:Cu以可氧化态为主,Zn及Ni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为主,Pb以残渣态为主。蚯蚓处理对污泥重金属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影响不显著,但大幅降低了Cu、Zn、Ni、Pb可氧化态含量,降幅分别为19.79%、92.57%、35.18%、78.31%。蚯蚓处理总体上降低了重金属Cu、Ni、Pb的生物有效性。
北京市北神树填埋场垃圾堆体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含量沿深度变化研究
刘添添, 王曦溪, 陈鹏, 刘志辉, 李振山
2017, 35(11): 124-128.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6
摘要:
营养元素是微生物生命活动赖以持续的物质之一。垃圾在降解过程中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是堆体内微生物活动以及稳定化程度的重要表征。选择临近封场的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打井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深度(对应不同填埋年龄)垃圾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的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垃圾(填埋1~2年)与陈腐垃圾(填埋3~12年)中3种元素含量相差较大,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从4.91%、2.54%和37.67%变化为9.67%、2.92%和10.95%。陈腐垃圾中营养元素含量沿深度变化不大,3种元素变化范围分别为8%~11%、2%~4%和5%~16%。说明填埋3年后的垃圾能基本实现稳定。此外,陈腐垃圾中总有机碳与总磷含量变化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而总有机碳与总氮含量、总氮与总磷含量并无显著相关。
填埋场防渗处理及渗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杨坪, 姜涛, 李志成, 杨坤, 章斯豪
2017, 35(11): 129-13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7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填埋场防渗结构与相关规范,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填埋场防渗结构研究现状,以及HDPE土工膜、GCL土工聚合黏土衬垫的改性研究成果,并分析了渗漏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及特点,讨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及成果,指出了填埋场防渗结构和渗漏检测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认为阻止纳米材料渗漏、提高渗漏检测方法准确性和修复措施可操作性是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
溶剂热法制备磁性生物质炭吸附对硝基苯酚
张巧利, 徐强, 张升晓, 张宗元, 罗浩
2017, 35(11): 133-13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8
摘要:
将法桐树叶煅烧得到生物质炭(BAC),以溶剂热法将Fe_3O_4原位生成负载于BAC表面制备磁性生物质炭复合材料(BAC/Fe_3O_4)。用SEM、XRD、TEM、IR、VS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BAC/Fe_3O_4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在溶液pH为10.0的条件下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行为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量为246.3 mg/g,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较快。该材料可以有效地去除对硝基苯酚,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有较大潜力。
柠檬酸改性木薯秸秆阳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
邓华, 莫蔚明, 康彩艳, 蒙冕武, 高阳俊, 周振明
2017, 35(11): 138-14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29
摘要:
以柠檬酸为改性剂对木薯秸秆进行改性制备阳离子吸附剂。以铜离子去除率作为评价吸附剂吸附性能指标,对制备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FT-IR、SEM、Zeta电位和X衍射技术对制备的吸附剂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对铜离子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反应物(木薯秸秆∶柠檬酸)剂量比为1 g∶7.2×10~(-3)mol,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30 min;表征结果证明了改性吸附剂中羧基的存在;柠檬酸改性木薯秸秆吸附剂能够快速吸附重金属铜离子,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饱和吸附量达到2.19 mmol/g。证明柠檬酸改性木薯秸秆吸附剂是一种潜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剂。
监测与评价
北方寒区水库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异特征
卢俊平, 张晓晶, 马太玲, 刘廷玺, 张岩
2017, 35(11): 143-148.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0
摘要:
为揭示北方寒区水库氮、磷营养盐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有代表性地选择了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大河口水库18个水质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并以2014年5,7,10,12月水库各采样点水质参数指标为基础,应用ArcGIS9.2统计模块分析不同期水库氮、磷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大河口水库NH_4~+-N、NO_3~--N、TN和TP等主要营养盐因子既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水库TN、TP浓度由高到低呈现出秋、夏、春、冬季节性变异特征,且冬季与春、夏、秋3季差异显著;秋、冬季NH_4~+-N浓度明显高于春、夏季;夏季NO_3~--N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空间分布上,水库NH_4~+-N、NO_3~-N、TN、TP浓度分布呈现春季由库中心水域向周边逐渐降低,其他季节由滦河、吐力根河入库水域向出口处逐渐降低的显著空间变异特征。大河口水库氮、磷营养盐浓度时空变异特征受季节、水动力学特征、冰封和冻融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生活排污的人为影响均较为显著。
基于云模型的长沙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赵建平, 姚天雨, 王明虎, 戴东波, 张振洋
2017, 35(11): 149-154.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1
摘要: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建立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以长沙市2014—2016年大气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选取SO_2、NO_2、PM_(10)、PM_(2.5)、CO和O_3为评价因子,基于云理论生成评价指标隶属于评价等级的综合云模型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评价指标数值和大气环境质量等级间的不确定映射;长沙市2014年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Ⅲ级),2015年和201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至良(Ⅱ级),且2016年对于良的确定度相比于2015年明显提高,表明长沙市大气环境质量呈现逐年好转趋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神木北部矿区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杜华栋, 刘玉青, 韩英, 丁一
2017, 35(11): 155-158.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2
摘要:
通过测试神木北部矿区及其毗邻地区2种主要土壤类型区(风沙区和黄土区)的8种重金属(As、Cd、Cr、Hg、Pb、Cu、Zn、Ni)元素含量,了解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污染状况,同时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单因子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矿开采区Hg、Cr、As、Cu、Zn元素较未开发的毗邻地区分别增加了850%、33%、64%、51%、79%,Pb、Ni差异不明显,而Cd降低了65%;除Pb、Cd外其他几种重金属累积污染超标倍数表现为风沙区大于黄土区;Hg元素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重度生态风险等级,其他7种重金属均为低生态风险等级;风沙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级为严重污染,黄土区表现为重度污染。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预测——以郑州市为例
梁静, 吕晓燕, 于鲁冀, 梁亦欣
2017, 35(11): 159-16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3
摘要:
在现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辨析了狭义水环境承载力与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提出将环境容量作为评价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从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值确定、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基于环境容量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该评价体系对郑州市现状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合郑州市"十三五"相关规划,设制了水环境承载力优化发展情景和强化发展情景,预测了两种情景下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改善情况,提出郑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协同创新在四川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上的应用
罗红地, 郭家秀, 陈艳秋, 尹华强
2017, 35(11): 163-16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4
摘要:
将协同创新应用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上,是改变目前节能环保产业亏本状态、突破自身短板制约获得更好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应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同攻关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壁垒,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加速将技术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四川省为例,介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上的应用,包括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协同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和问题提出改善和促进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协同创新的建议。
绿色居住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化指标计算与分析
郭春梅, 楚尚玲, 由玉文, 辛建华, 吕丽娜
2017, 35(11): 168-172.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5
摘要:
随机选取天津市一、二、三星级(各5个)绿色居住建筑,从建筑设备能耗、住区绿化、水系统3个方面建立了绿色居住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化计算模型,以建筑分项能耗计算结果为基础,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核算出不同星级绿色居住建筑运营阶段的总碳排放量和各类分项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一、二、三星级单位建筑面积年碳排放量均值依次为84.70,80.13,70.81 kg/(m~2·a),随着星级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与建筑设备运行能耗规律相似,而住区绿化系统和建筑水系统的碳排放量与星级分布并无关联。
土壤修复
XAD树脂吸附技术提取和分级土壤富里酸研究进展
宋凡浩, 吴丰昌, 郭飞, 冯伟莹, 邓洋慧, 白英臣
2017, 35(11): 173-177.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6
摘要:
土壤富里酸(fulvic acid,FA)是土壤腐殖质中分子量最小的重要组分,影响着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FA的提取和分级是研究其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环境行为的前提条件。综述了XAD树脂吸附技术在提取和分级土壤FA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改进方向提出建议。通过列举实例,简述了FA的环境学意义,论述了FA提取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对比讨论了单一和复合性质洗脱液在XAD树脂分级富集FA过程中的应用。
多环芳烃类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赵涛, 马刚平, 周宇, 李世青
2017, 35(11): 178-181. doi: 10.13205/j.hjgc.201711037
摘要:
针对传统热脱附工艺脱附时间长、处理成本高、尾气处理工艺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电加热回转窑热脱附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增高、时间增长,总PAHs去除率增加;10 min条件下350℃与500℃时总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98.83%和98.94%,土壤中PAHs可达到修复目标值;500℃时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表现为低环PAHs>高环PAHs。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形成1套集污染土壤预处理、热脱附、尾气净化、余热利用、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工艺技术,并建成年处理有机污染土壤18万t的热脱附生产线。在350和500℃条件下对1万余吨污染土壤进行热脱附处理后(≥10 min),总PAHs去除率分别为98.92%和99.95%,尾气排放指标均低于DB 11/501—200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