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1610034
-
摘要: 以不同来源的生物质(荔枝树枝、小麦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随着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要明显大于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制备所得的生物炭,说明木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与草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在结构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温度(300,400,500,600℃)制备的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明显增强,吸附等温线的线性程度降低。生物炭吸附菲的可能机制有疏水效应、孔隙填充效应以及π-π共轭反应等。
期刊类型引用(10)
1. 路倩影,刘月涵,孟庆宇,张萌,郭雪涛,梁欣,杨志新. 蘑菇菌渣生物炭对高环PAHs的吸附特征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3(05): 25-32 . 百度学术
2. 李忱昊. 生物炭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02): 91-93 . 百度学术
3. 赵莹莹,夏文香,赵俊凯,许如康,武倩倩,陶樱鹭. 虾壳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海水中石油的吸附探究.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2(02): 111-117 . 百度学术
4. 薛姗. 厨余垃圾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氨氮的研究. 供水技术. 2022(02): 8-11 . 百度学术
5. 黄开友,申英杰,王晓岩,王兴润,苑文仪,张承龙,白建峰,王景伟.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制备及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 2020(11): 203-210+195 . 本站查看
6. 程扬,沈启斌,刘子丹,杨小莹,张太平,廖志钟. 两种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去除的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 2019(03): 1328-1336 . 百度学术
7. 张娱,王锦,周小函,刘世军,许洪波,唐志书,宋忠兴. 甘蔗皮生物炭对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5): 1001-1005 . 百度学术
8. 赵迎新,王亚舒,季民,宋倩. 吸附法去除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研究进展. 工业水处理. 2017(06): 1-5 . 百度学术
9. 林庆毅,姜存仓,张梦阳. 生物炭老化后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的表征. 环境化学. 2017(10): 2107-2114 . 百度学术
10. 李晓娜,宋洋,贾明云,王芳,卞永荣,蒋新. 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机理研究进展. 土壤学报. 2017(06): 1313-132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4)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6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57
- 被引次数: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