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1610034
-
摘要: 以不同来源的生物质(荔枝树枝、小麦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在限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随着生物质来源和热解温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要明显大于小麦秸秆和水稻秸秆制备所得的生物炭,说明木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与草本植物来源的生物炭在结构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温度(300,400,500,600℃)制备的荔枝树枝生物炭对菲的吸附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能力(qe)和吸附亲和力(Koc)明显增强,吸附等温线的线性程度降低。生物炭吸附菲的可能机制有疏水效应、孔隙填充效应以及π-π共轭反应等。
期刊类型引用(7)
1. 陈东,陈军辉,姜涛,梅林德. 催化燃烧工艺在制药行业VOCs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浙江化工. 2024(02): 48-54 . 百度学术
2. 邢欣,李娜,程杰. 不同Cu负载量Cu-ZSM-5催化剂上正丁胺的选择催化氧化性能. 环境工程. 2022(03): 51-58 . 本站查看
3. 胡志斐,王振峰,汪思瀛,武文斐,侯丽敏,张凯,白心蕊. 矿物材料在催化脱硝方面的应用进展.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1): 161-165 . 百度学术
4. 樊灏,沈振兴,逯佳琪,常甜,黄宇. 常温除甲醛催化剂Mn_1Ce_x/HZSM-5的活性位点与性能分析. 环境工程. 2021(06): 99-105 . 本站查看
5. 隗晶慧,冯勇超,于庆君,易红宏,唐晓龙,张媛媛,孟宪政,袁雨婷. 餐饮油烟中典型VOCs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2021(10): 5730-5746 . 百度学术
6. 高齐,马建,胡吉国,盛守祥,陈琛,冯俊亭. TFT-LCD制造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减排效果. 液晶与显示. 2020(10): 1087-1094 . 百度学术
7. 唐振艳,刘锋,左川,侯文明.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贵金属. 2020(03): 85-9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5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57
- 被引次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