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大气环境系统模拟与综合管控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1612015
-
摘要: 为落实铜陵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规划,首先,利用A值法计算铜陵市大气环境容量,得出各区域大气环境承载率;之后,采用CALPUFF模型对铜陵市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地形要素进行综合处理;最后,根据模型输出对受体点和市域面积结果并结合ARCGIS得出不同影响性划分结果,以划定铜陵市总体规划中大气红线,并对后续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从铜陵市污染源影响区、污染物影响区以及受体影响区地理坐标及面积占比评价结果来看,以污染物年均浓度为基准,红线部分面积为234.07km~2,占比为19.49%。
期刊类型引用(6)
1. 狄卫民,黄道银. 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与情景预测. 中国能源. 2024(Z1): 129-141 . 百度学术
2. 袁长伟,彭琛. 城市公交碳排放效率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04): 139-148 . 百度学术
3. 王昭,吴金卓. 东北三省交通行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05): 73-80 . 百度学术
4. 关同恩. “双碳”背景下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航务周刊. 2024(50): 57-59 . 百度学术
5. 张思远,甘京京,张任涛,徐晨烨,沈忱思,郭茹,钱琴芳,唐俊松,李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纺织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脱钩效应分析. 环境科学. 2024(12): 6796-6805 . 百度学术
6. 朱健齐,黄希颖,谭晓雯,张潇.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视角下影响城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和路径研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 2024(24): 191-20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4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63
- 被引次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