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污染物二硫化碳处理技术
doi: 10.13205/j.hjgc.201807018
-
摘要: 2016年11月—2017年2月在西安市城郊连续观测了NO_2、SO_2、O_3和PM_(2.5)的浓度,利用观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和周末效应特征,结合不同污染物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步探讨了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O_2、SO_2、O_3和PM_(2.5)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9.9±21.0),(77.2±22.8),(37.7±23.5),(192±141)μg/m3。PM2.5污染最为严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2.56倍。NO_2、SO_2和O_3浓度日变化特征显著,其中NO_2和O_3日变化为单峰型,SO_2日变化为单峰单谷型,PM_(2.5)日变化幅度较小。NO_2和SO_2周末效应较为明显,O_3和PM_(2.5)周末与工作日相差较小。PM_(2.5)浓度与NO_2、SO_2和OX浓度均为显著正相关,表明前体物和大气氧化性对PM_(2.5)浓度有显著影响。
期刊类型引用(13)
1. 苏峰,李汉. 超重力场协同NaOH净化CS_2废气的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5(03): 91-96 . 百度学术
2. 解秀祥,解晓敏. 树脂吸附技术治理二硫化碳废气污染物的研究. 化学工程师. 2025(03): 43-46 . 百度学术
3. 曹向禹,李维鑫,郑建华. 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及其对气态污染物吸附的应用进展. 皮革与化工. 2024(03): 15-19 . 百度学术
4. 李婕,刘佳祥,陶文铨,李卓. 分子模拟研究Mg-MOF-74吸附工业废气中的CS_2.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4(12): 3777-3782 . 百度学术
5. 何毅华,王咏祥,吴彤,冯妙. 塑胶跑道中有机挥发物二硫化碳的吸附性研究. 技术与市场. 2023(01): 54-56 . 百度学术
6. 李丛舒,刘永全,刘欢,刘金玉,程绍玲,降升平. 天津工业区春夏季VOCs污染特征及精细化来源解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02): 491-500 . 百度学术
7. 刘爱红,刘源,刘鹏,赵文,戴姗姗. 高含硫气田酸化废水的除臭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06): 777-782 . 百度学术
8. 曲宏昌,马佳凯,龙超. 吸附树脂和活性炭吸附气体中二硫化碳的性能差异及成因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23(09): 4534-4541 . 百度学术
9. 金林毅,袁嘉乐,徐昕,曹宇杰,黄立维,宋成智. 液滴触发气体放电反应去除二硫化碳实验研究. 能源环境保护. 2023(06): 192-198 . 百度学术
10. 袁宇轩,沈凯,陈超,吴鹏,李博,姚全胜,张亚平. 基于ASPEN的络合铁法高炉煤气脱硫模拟与优化. 环境工程. 2023(12): 172-181 . 本站查看
11. 梁键星,李咸伟,刘道清,顾嘉南,孙同华,贾金平. 协同催化水解羰基硫和二硫化碳的低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21(21): 21028-21036 . 百度学术
12. 雷熊,都雯,李丹毓,申惠丰,钱一凡. 南充城区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四川环境. 2020(02): 55-64 . 百度学术
13. 刘永杰. 二硫化碳气体报警仪计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9(06): 86-8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3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46
- 被引次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