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和2018年承德市区PM_(2.5)排放与来源对比分析
doi: 10.13205/j.hjgc.201911022
-
摘要: 于2015和2018年夏、冬季在承德市区采集PM_(2.5)样品,对比分析了PM_(2.5)中水溶性离子和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显示:2018年夏、冬季ρ(PM_(2.5))分别为(30. 6±15. 0),(33. 5±14. 6)μg/m3,与2015年相比,ρ(PM_(2.5))分别下降33. 8%和44. 2%,总水溶性离子浓度分别下降31. 0%和42. 8%。夏、冬季均呈现出SO2-4>NO-3>NH+4的浓度变化趋势,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分析结果显示:夏季SO2和NOx等气态前体物更易发生二次转化,高浓度前体物排放是冬季二次组分产生的主要原因;与2015年相比,2018年气态前体物的二次转化更为明显。2018年承德市区PM_(2.5)主要来自二次源(23. 382%~26. 013%)、扬尘源(19. 826%~22. 412%)和工业源(16. 329%~18. 729%)的贡献;与2015年相比,由于承德市积极推进绿色施工、煤电行业超低排放等措施,2018年扬尘源、燃煤源对市区PM_(2.5)的贡献降低,但移动源对市区PM_(2.5)的贡献有所增加。因此,建议承德市继续加强对移动源和扬尘等排放源的治理。
期刊类型引用(2)
1. 张雁茹,任常在,宋占龙,朱建军,赵保峰,谢洪璋,王振江,祁晓乐. 生物质电厂灰渣替代水泥掺合料的性能研究. 无机盐工业. 2023(10): 128-135 . 百度学术
2. 张延年,王众新,李志军,杜松岩,刘文亮. 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的改性试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6): 1100-110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3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