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溢流口设计方法探讨

贺弋桓 王建龙 赵梦圆 席广朋

贺弋桓, 王建龙, 赵梦圆, 席广朋.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溢流口设计方法探讨[J]. 环境工程, 2020, 38(6): 149-153,220. doi: 10.13205/j.hjgc.202006024
引用本文: 贺弋桓, 王建龙, 赵梦圆, 席广朋.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溢流口设计方法探讨[J]. 环境工程, 2020, 38(6): 149-153,220. doi: 10.13205/j.hjgc.202006024
HE Yi-huan, WANG Jian-long, ZHAO Meng-yuan, XI Guang-peng. DISCUSSION ON DESIGN METHOD OF BIORETENTION OVERFLOW OUTLET ALONG THE URBAN ROAD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0, 38(6): 149-153,220. doi: 10.13205/j.hjgc.202006024
Citation: HE Yi-huan, WANG Jian-long, ZHAO Meng-yuan, XI Guang-peng. DISCUSSION ON DESIGN METHOD OF BIORETENTION OVERFLOW OUTLET ALONG THE URBAN ROAD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0, 38(6): 149-153,220. doi: 10.13205/j.hjgc.202006024

城市道路生物滞留带溢流口设计方法探讨

doi: 10.13205/j.hjgc.202006024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3-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贺弋桓(1994-),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雨水控制利用,历史街区排水系统研究。547276815@qq.com

    通讯作者:

    王建龙(1978-),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雨水控制利用。wjl_xt@163.com

DISCUSSION ON DESIGN METHOD OF BIORETENTION OVERFLOW OUTLET ALONG THE URBAN ROADS

  • 摘要: 随着生物滞留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生物滞留带的优化设计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溢流口的合理设计对生物滞留带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缺少溢流口相关水力特性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系统研究,往往直接把城市道路雨水口移至生物滞留带作为溢流口。然而生物滞留带溢流口与城市道路雨水口水力特征存在较大区别。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生物滞留带溢流口水力特性的分析,计算了常见溢流口的过流能力,并举例对其工程应用选型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物滞留带溢流口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许申来, 周影烈, 韩志刚, 等. 北方季节性降雨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探索[J]. 给水排水, 2019, 55(5):82-86.
    蔡凯臻. 缓解雨洪内涝灾害的城市设计策略:基于街区层面的暴雨径流过程调控[J]. 建筑学报, 2015, 565(10):83-88.
    仇保兴.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建设科技, 2015(1):11-18.
    胡爱兵, 张书函, 陈建刚. 生物滞留池改善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的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33(1):74-77

    ,82.
    何卫华, 车伍, 杨正, 等. 生物滞留技术在道路雨洪控制利用中的应用研究[J]. 给水排水, 2012,38(增刊2):132-135.
    李家科,刘增超,黄宁俊,等.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4,31(3):431-439.
    李俊奇,秦祎,王亚婧,等.雨水塘的多级出水口及其设计方法探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2):34-40.
    DEBO T N, REESE A.Municipal Stormwater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M].Boca Raton: CRC Press, 2014.
    MUTHUKRISHNAN S, MADGE B, SELVAKUMAR A. The Use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in Urban Watersheds-Executive Summary [M]. 2006.
    邵知宇, 郑卓乐, 李霜, 等. 多功能雨水塘水位-流量曲线的构建及水力学原理[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33(9): 148-152.
    王挺正. 关于塔式排水竖井溢流流态过渡界限的探讨[J]. 水利科技, 1991(3): 20-23.
    谭志伟. 竖井式跌水水力计算的探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2): 92-94,97.
    卢伟敏. 浅析薄壁堰流量量测的研究[J]. 中国水运. 2017, 17(8): 277-278.
    BROWN S, STEIN S, WARNER J. Urban Drainage Design Manu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Circular No. 22 FHWA-NHI-10-009 HEC-22[R]. Colorado: National Highway Institute, 2009.156-159.
    BROWN S, STEIN S, WARNER J. Urban Drainage Design Manu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Circular No. 22 FHWA-NHI-10-009 HEC-22[R]. Colorado: National Highway Institute, 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4—2006[S].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6.
    刘雷斌, 黄鸥, 郭磊, 等. 城市道路雨水口收水量研究[J]. 给水排水, 2016,42(增刊1): 12-1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 11/685—2013[S].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13.
    J KEIFER C, H CHU H. Synthetic Storm Pattern for Drainage Design [M]. 1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8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3-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