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复配材料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

叶春梅 吴建强 黄沈发 沙晨燕 徐志豪 王旌 周栋 孙海彤 韩立明

郭玉良, 曹丽文, 温文富, 商敬秋. 填埋场排水层结构对其渗透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17, 35(10): 130-134. doi: 10.13205/j.hjgc.201710027
引用本文: 叶春梅, 吴建强, 黄沈发, 沙晨燕, 徐志豪, 王旌, 周栋, 孙海彤, 韩立明. 复配材料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J]. 环境工程, 2020, 38(8): 125-130,51. doi: 10.13205/j.hjgc.202008021
YE Chun-mei, WU Jian-qiang, HUANG Shen-fa, SHA Chen-yan, XU Zhi-hao, WANG Jing, ZHOU Dong, SUN Hai-tong, HAN Li-ming.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EDIMENT BY COMPOUD MATERIAL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0, 38(8): 125-130,51. doi: 10.13205/j.hjgc.202008021
Citation: YE Chun-mei, WU Jian-qiang, HUANG Shen-fa, SHA Chen-yan, XU Zhi-hao, WANG Jing, ZHOU Dong, SUN Hai-tong, HAN Li-ming.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EDIMENT BY COMPOUD MATERIAL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0, 38(8): 125-130,51. doi: 10.13205/j.hjgc.202008021

复配材料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200802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叶春梅(1995-),女,硕士研究生。ycm_1995@163.com

    通讯作者:

    黄沈发(1967-),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sfhuang67@163.com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EDIMENT BY COMPOUD MATERIALS

  • 摘要: 利用高效重金属稳定化材料与硅酸盐水泥配制复配材料(FP),用于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设置3个FP掺量梯度:10%、20%、30%;3个固化体养护时间:7,28,42 d;以硅酸盐水泥为对照(CK)。以抗压强度与颗粒固化体浸出浓度为指标,考察FP的固化与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底泥浸出,10%FP掺量下,As的浸出浓度在7 d时已降低93%以上;28 d时,不同FP掺量下Pb的浸出浓度可降低82.5%~97.68%;Cu、Zn的浸出浓度在FP掺量为30%、养护42 d时达最低值,分别下降了60.97%和89.07%。FP组Cu、As的浸出浓度在掺量为10%、养护7 d时已显著低于CK,而其Zn的浸出浓度在FP掺量达30%、养护42 d时显著低于CK(P<0.01)。增加FP掺量、延长养护时间均能显著提高FP组固化体的抗压强度(P<0.05),在养护42 d时,FP组抗压强度显著高于CK(P<0.05),当掺量为30%时,FP组抗压强度可达2.1MPa以上。
  • 王凡, 赵琛, 潘海宁, 等. 城市黑臭水体底泥治理现状及建议[J]. 环境保护, 2018, 46(17):29-31.
    GENG J J, WANG Y P, LUO H J. Distribution, sources, and fluxe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China[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5, 101(2):914-921.
    马锐,杨长明,李建华.崇明岛典型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农用潜在风险评价[J].净水技术,2009,28(4):1-5.
    肖永丽,付晓萍,高阳俊. 上海市郊区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J].环境工程,2014,32(增刊1):879-884.
    GAO L, WANG Z W, SHAN J J, et 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s of trace metals in sediment cores from a trans-boundary watercourse:an example from the Shima River, Pearl River Delta[J]. Ecotoxicology &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6, 134:186-195.
    刘伟, 杨富淋, 汪华安, 等. 珠三角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41(增刊1):363-366.
    李涛,张志红,唐保荣. 荷兰填埋处置疏浚污染底泥的历程与实践[J]. 环境工程,2006,24(4):48-51.
    王慧,于伟鹏,黑亮,等.污染底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人民珠江,2015,36(3):,121-124.
    乔飞. 城市河流污染底泥处理技术探讨[J]. 环境与发展, 2017,29(7):44-45.
    赵明,刘宏,王文江,等.疏浚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J].盐业与化工,2016,45(8):1-7.
    CAROLIN C F, KUMAR P S, SARAVANAN A, et al.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the removal of toxic heavy metals from aquatic environment:a review[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5(3)2782-2799.
    AKCIL A, ERUST C, OZDEMIROGLU S, et al. 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aquatic contaminated sediments:metal removal and stabilization by chem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 86:24-36.
    SHIN W, KIM Y K.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marine sediments with red mud and apatite composite[J]. Journal of Soils & Sediments, 2016, 16(2):726-735.
    王川,杨朝晖,曾光明,等.DTCR协同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2060-2066.
    黄鸽,姜霞,完颜华,等. 不同稳定剂对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J].环境科学研究,2012,25(5):563-567.
    王云,汪雅谷,罗海林, 等. 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国家环保总局.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苏良湖,梁美生,赵由才. 不同固化剂对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4(7):1655-1658.
    王登权, 何伟, 王强,等. 重金属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固化和浸出研究进展[J]. 硅酸盐学报, 2018, 46(5):71-81.
    谢华明,曾光明,罗文连,等. 水泥、粉煤灰及DTCR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J].环境工程学报,2013,7(3):1121-1127.
    吴平霄, 廖宗文. 黏土矿物质层域的研究进展[J]. 自然杂志, 2000(1):25-32.
    刘继娟. 锆改性凹土对水体与底泥中重金属的吸附与固定效果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6.
    钟倩云,曾敏,廖柏寒,等. 2种固化剂对重金属和砷复合污染底泥的稳定化处理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6):190-193.
    杨克明,陶红,李飞鹏, 等.混合氯盐对水泥固化和河道底泥稳定化的影响[J]. 净水技术,2018,37(5):116-121.
    侯浩波,刘柳,周旻,等. 河道底泥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及其固化/稳定化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5,9(7):3339-3344.
    JGJ/T 293-2013淤泥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S].
    王振,肖宇伦,胡倩,等.大冶红星湖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及浸出毒性的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32(5):22-27

    ,39.
    陶子健,葛明星,邵俐,等. 利用水泥与矿渣固化河道底泥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12):114-115.
    WANG Z, FA S F, YAN L L, et al. Shrinkage properties of cement solidified sludge with high water conten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168/170(2):1496-1500.
    侯鑫,马巍,李国玉,等.木质素磺酸盐对兰州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7,38(增刊2):18-26.
    李磊,朱伟,林城.骨架构建法进行污泥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5,21(6):41-43.
    何思琪, 张薇, 林建伟,等. 锆改性沸石添加对重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和钝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8,39(9):4179-4188.
  • 期刊类型引用(27)

    1. 刘晓阳.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01): 53-58 . 百度学术
    2. 闫卫军. 煤化工企业含盐污水零排放工艺研究. 山西化工. 2024(01): 271-273 . 百度学术
    3. 马麟,田浩,寇俊亮,赵明全,张国兴.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展望探究. 清洗世界. 2024(02): 134-137 . 百度学术
    4. 王燕翔,郑利兵,钟慧,段宁鑫,胡大洲,魏源送,李清雪. 煤化工废水高效反渗透工艺运行效果及膜污染特征. 环境工程学报. 2024(01): 101-109 . 百度学术
    5. 雷军. 特种臭氧催化剂制备及处理煤化工生化出水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24(03): 152-158 . 百度学术
    6. 唐贝. ZnO/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对吡啶的降解. 无机盐工业. 2024(04): 133-142 . 百度学术
    7. 闫岩. 基于“零排放”要求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思考. 山西化工. 2024(12): 263-265 . 百度学术
    8. 石晓敏,栗继祖. 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洁净煤技术研发现状与热点研究.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02): 151-158 . 百度学术
    9. 刘娅,程彬彬,王雪清,朱光锦,郭宏山,李宝忠.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用于胶体类悬浮物的絮凝脱除. 过程工程学报. 2023(03): 480-488 . 百度学术
    10. 马鸣,张新妙,章晨林. 现代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 2023(03): 427-432 . 百度学术
    11. 张广瑞,任彬,李海松. 煤化工废水除氟及尾水脱氮除磷性能. 中国环境科学. 2023(04): 1655-1662 . 百度学术
    12. 安佰红,杨宏泉,刘俊,程艳,陈洪斌. 煤气化灰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的结垢成因解析. 环境工程. 2023(05): 52-60 . 本站查看
    13. 张游,赵婷婷,杜燃利,李华山,孔祥成,薛建良. 煤化工含盐污水降膜蒸发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环境工程. 2023(06): 17-22+31 . 本站查看
    14. 李启辉. 煤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 应用化工. 2023(07): 2234-2238+2243 . 百度学术
    15. 金文亮,沈哲,王延楠. 煤分质利用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及运行效果分析. 给水排水. 2023(08): 66-71 . 百度学术
    16. 宗凯强,翟持. 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进展. 煤化工. 2023(04): 19-23+28 . 百度学术
    17. 郭良元. 固定床固态排渣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在国内应用现状. 煤质技术. 2023(04): 39-45 . 百度学术
    18. 高军政,于晓华,吴翠华,胡倩,鲁垠涛,贾玉鹏,姚宏. 煤制乙二醇生产过程生命周期碳减排路径研究. 环境工程. 2023(S2): 321-325 . 本站查看
    19. 温艳. 现代煤化工水系统特性及其优化研究.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3(10): 125-127 . 百度学术
    20. 陈飚. 浅析煤化工工艺与设备的关键技术.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24): 187-189 . 百度学术
    21. 傅文煜,孙文强,王连勇. 煤气化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 2023(12): 319-328 . 本站查看
    22. 边利利. 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化工管理. 2022(17): 58-61 . 百度学术
    23. 郎丽媚,陈凤兰,卢文佳. 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治理建议.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05): 156-158 . 百度学术
    24. 田雨辰.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化工管理. 2022(23): 56-59 . 百度学术
    25. 侯丽华,张利云. 从环境保护角度浅议煤化工工艺技术. 生物化工. 2022(04): 120-122+133 . 百度学术
    26. 王越,张明杰,邵旭. 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策略研究.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08): 147-149 . 百度学术
    27. 闫国春,温亮,张华.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化工进展. 2022(12): 6201-621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39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3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