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氮磷前体物质对磷酸盐还原系统产气效能的影响

徐丽 谭舒波 刘潇锋

赵倩, 庄林岚, 盛芹, 张建. 潜流人工湿地中基质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机制与选择原理[J]. 环境工程, 2021, 39(9): 14-22. doi: 10.13205/j.hjgc.202109003
引用本文: 徐丽, 谭舒波, 刘潇锋. 氮磷前体物质对磷酸盐还原系统产气效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21, 39(2): 61-65. doi: 10.13205/j.hjgc.202102010
ZHAO Qian, ZHUANG Lin-lan, SHENG Qin, ZHANG Jian. ROLE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SUBSTRATE FOR WASEWATER PURIFICATION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9): 14-22. doi: 10.13205/j.hjgc.202109003
Citation: XU Li, TAN Shu-bo, LIU Xiao-feng.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RECURSORS ON GAS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HOSPHATE REDUCTION SYSTEM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2): 61-65. doi: 10.13205/j.hjgc.202102010

氮磷前体物质对磷酸盐还原系统产气效能的影响

doi: 10.13205/j.hjgc.202102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徐丽(1974-),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hj_xl@sjzu.edu.cn

    通讯作者:

    谭舒波(1994-),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1154546049@qq.com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RECURSORS ON GAS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HOSPHATE REDUCTION SYSTEMS

  • 摘要: 实验用泥取自污水处理厂,经培养驯化为具有磷酸盐还原功能的厌氧活性污泥,通过调整不同磷源(大豆卵磷脂、骨粉、六偏磷酸钠、磷酸氢二钾、次磷酸钠、亚磷酸钠)、氮源(氯化铵、蛋白胨)及氮磷配比,考察磷化氢产气效能及磷酸盐去除率。结果显示:所选的磷源及氮源均能使磷酸盐还原系统产生磷化氢气体,说明磷酸盐还原系统对各种形态氮磷化合物的适应能力较强,其中单种磷源产气量最大的为无机磷次磷酸钠,以大豆卵磷脂为代表的有机磷产气量最小,添加骨粉和次磷酸钠对磷酸盐还原系统的产气量增加有促进作用,无机氮源氯化铵为氮源的产气量较大,最佳氮磷比为4:1,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的最佳氮磷比为4:1,这2种氮源的混合对磷化氢气体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 [1] DÉVAI I, FELFÖLDY L, WITTNER I, et al. Detection of phosphine:new aspects of the phosphorus cycle in the hydrosphere[J]. Nature,1988,333(6171):343-345.
    [2] IVERSON W P.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anaerobic corrosion[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01,47(2):63-70.
    [3] ROELS J, HUYGHE G, VERSTRAETE W. Microbially mediated phosphine emiss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5,338(3):253-265.
    [4] 王冰,李婷,李佳妮,等,磷酸盐还原系统除磷机理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8,47(2):178-180.
    [5] 孙亮,荣宏伟,韦伟,等.无机磷源及酶活性与厌氧污泥产磷化氢的关系[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1):110-113.
    [6] 刘潇锋,徐丽,马兴冠,磷酸盐还原菌的驯化分离及其生长与除磷效能的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8.
    [7] 刘志培,贾省芬,王保军,等,环境中磷化氢的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5):852-857.
    [8] 曹海峰,刘季昂,庄亚辉,等,环境中磷化氢的源及厌氧条件下前体物类型的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00,30(1):63-68.
    [9] 耿金菊,乔松,张蕤,等,自然界磷化氢前体物类型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338-344.
    [10] 罗秋容.厌氧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功能菌的筛选[J].能源与节能,2013(4):64-66.
    [11] 朱叶青,吕娟,杜艳,等,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蛋白胨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4):4624-4628.
    [12] 张寰,高璐瑶,郭枝,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蛋白胨4种微量元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7)5766-5772.
    [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4] 王怡,曲鹏程,郑淑健,等. 除磷系统剩余污泥中营养元素的快速释放及回收[J].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1):29-32.
    [15] 徐丽,王金倩,魏文涛. 磷源及环境因子对磷酸盐还原菌除磷效能的影响探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40(6):652-656

    ,661.
    [16] 李茵,罗翠,CHRÓST R J.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活性及其分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5):333-335.
    [17] 曹建平,张朝升,赵丽敏,等.无机磷源及酶活性与厌氧污泥产磷化氢的关系[J].中国给水排水,2017,33(1):110-113.
    [18] 苏瑞景. 剩余污泥酶法水解制备蛋白质、氨基酸及其机理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 期刊类型引用(9)

    1. 罗雪静,钟溢健,李金城,陆祖贤,王潇潇,李欣樾. 咖啡果胶水解液作为反硝化碳源的脱氮试验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24(06): 117-126 . 百度学术
    2. 任笑笑,马晶晶,罗忆涵. 环境污水处理中微生物技术的运用. 工业微生物. 2023(01): 19-21 . 百度学术
    3. 黄涵,王继华. 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特性与基因功能探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S1): 1-7 . 百度学术
    4. 郭燕燕,赵由才,宋立杰,兰兵,周涛. 微酸性电解水喷雾消毒对垃圾房生活垃圾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03): 292-299 . 百度学术
    5. 郑金斌.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 低碳世界. 2023(08): 16-18 . 百度学术
    6. 吴佳璇,贾懿曼,王惠惠,沈玉君,孟海波,丁京涛,范盛远,周亚文,杨瑶瑶,金志帅,李丹阳,张爱琴. 组合式土壤渗滤系统处理三格化粪池出水性能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环境工程. 2023(S2): 693-700+627 . 本站查看
    7. 吴桐桐,徐基胜,周云鹏,陈美淇,周谈坛,郭伟,陈金林,赵炳梓. 黄河三角洲不同生境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2(10): 2250-2261 . 百度学术
    8. 郭雷,肖芃颖,袁港,季虹谷,向施吉,苏莉洪. 外源性海藻糖强化好氧脱氮菌处理高盐废水的菌群特性. 环境工程学报. 2022(10): 3448-3459 . 百度学术
    9. 李理,陈才,金泽坤,王友本. 生物滴滤池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VOC降解菌的筛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1): 57-6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1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1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