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小波分析的PM2.5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

苏明伟 张伟峰 郑润禾

李静, 邓毛程, 李青. 污水处理过程中原位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4, 32(9): 6-10. doi: 10.13205/j.hjgc.201409002
引用本文: 苏明伟, 张伟峰, 郑润禾. 基于小波分析的PM2.5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J]. 环境工程, 2021, 39(5): 96-103. doi: 10.13205/j.hjgc.202105013
SU Ming-wei, ZHANG Wei-feng, ZHENG Run-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M2.5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5): 96-103. doi: 10.13205/j.hjgc.202105013
Citation: SU Ming-wei, ZHANG Wei-feng, ZHENG Run-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M2.5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5): 96-103. doi: 10.13205/j.hjgc.202105013

基于小波分析的PM2.5分布特征及差异分析

doi: 10.13205/j.hjgc.202105013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019C002);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12JS013);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19YB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苏明伟(1996-),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simonsmw@163.com

    通讯作者:

    张伟峰(1961-),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zwf918@163.com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OF PM2.5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 摘要: 为了解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PM2.5浓度值特征和差异,使用小波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12个主要城市冬、春季PM2.5浓度值进行分布特征和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影响,PM2.5浓度值在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城市有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冬、春季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地区PM2.5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空气质量优于西北内陆,PM2.5超标率相对较低,而乌鲁木齐和西安PM2.5超标占比较高;2)小波分析显示,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在周期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但整体出现在冬季(80 d之前);3)Spearman相关系数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性,相关系数由西北内陆向东部沿海城市依次减弱;4)东部和西北PM2.5浓度值突变在时间尺度上有较明显差异,西北内陆突变值整体出现在第2,11,24,49,70天,东部沿海则出现在第2,17,42,53,70天。
  • [1] 朱彤,尚静,赵德峰. 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形成中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作用[J]. 中国科学:化学, 2010,40(12):1731-1740.
    [2] 李源,陈魁,孔君,等. 天津市PM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J]. 环境工程, 2019,37(11):132-137.
    [3] 苗青青,姜楠,张瑞芹,等. 中原城市群典型城市秋冬季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溯源[J/OL]. 环境科学,[2020-08-17]. https://doi.org/10.13227/j.hjkx.202005333.
    [4] 王涛,王明悦,胡薇,等. 中国2018年PM2.5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37(6):553-557.
    [5] 韩婧,李元征,李锋. 2000-2015年中国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城乡差异[J]. 生态学报, 2019,39(8):2954-2962.
    [6] CHEN L,GUO B,HUANG J S,et al. Assessing air-quality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method and mixed tales of PM2.5 and O3[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8,193(18):290-301.
    [7] 王飞,韩业林,赵颖.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26(9):1521-1528.
    [8] 王振波,梁龙武,王旭静. 中国城市群地区PM2.5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74(12):2614-2630.
    [9] 王占山,李云婷,陈添,等. 2013年北京市PM2.5的时空分布[J]. 地理学报, 2015,70(1):110-120.
    [10] 张亮林,潘竟虎. 中国PM2.5人口暴露风险时空格局[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40(1):1-12.
    [11] 王勇,刘备,刘严萍. 基于小波变换的北京、上海等城市PM2.5浓度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灾害学, 2017,32(2):39-42.
    [12] 唐玉翔,黄平,钱新明,等. 西安市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15(4):368-373.
    [13] 姚青,蔡子颖,刘敬乐,等. 气象条件对2009-2018年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40(1):65-75.
    [14] 陈莎,刘影影,李素梅,等. 京津冀典型城市PM2.5污染的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0(3):1146-1153.
    [15] 冯炎鹏,张军科,黄小娟,等. 成都夏冬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 2020,41(7):3012-3020.
    [16] 黄小刚,邵天杰,赵景波,等.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季节差异[J/OL]. 中国环境科学,[2020-08-17]. https://doi.org/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1016.001.
    [17] 易文利,朱婵园,郭婵,等. 陕西省冬春季PM2.5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OL]. 地球与环境,[2020-8-17]. https://doi.org/10.14050/j.cnki.1672-9250.2020.48.073.
    [18] 依再提古丽·外力,王明力,杨建军,等. 2015-2018年乌鲁木齐市PM2.5及PM10

    时空分布特征[J/OL]. 环境科学研究,[2020-8-17]. https://doi.org/10.13198/j.issn.1001-6929. 2020.02.07.
    [19] 李名升,任晓霞,于洋,等. 中国大陆城市PM2.5污染时空分布规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3):641-650.
    [20] 郑永杰,王梅梅,孙萌,等. 齐齐哈尔市PM2.5与PM10污染趋势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 2018,34(1):60-68.
    [21] 朱媛媛,高愈霄,刘冰,等. 京津冀秋冬季PM2.5污染概况和预报结果评估[J]. 环境科学, 2019,40(12):5191-5201.
    [22] 郭胜利,黄军,王希.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5(13):226-231.
    [23] 孙春媛,李令军,赵文吉,等. 基于小波变换的北京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25(8):1343-1350.
    [24] 王海鹏,张斌,刘祖涵,等. 基于小波变换的兰州市近十年空气污染指数变化[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31(5):1070-1076.
    [25] 冯奇,吴胜军,杜耘,等. 基于小波的武汉市PM10空气污染指数时间序列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4(4):678-685.
    [26] 周杰,杨鹏,吕文生,等. 小波方差分析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序列周期特征[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6,28(6):19-22.
    [27] 陈柳,马广大. 小波分析在PM10浓度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 2006,24(1):61-63.
    [28] 马跃先,孙明明,张杰,等. 小波分析在郑州市供暖期PM2.5浓度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9(8):3960-3964.
    [29] 唐玉翔,黄平,钱新明,等. 西安市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15(4):368-373.
    [30] 张彬. 重庆市PM2.5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数相关性研究[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20,35(3):176-181.
    [31] 滕婉莹,杨浩峰,马龙. 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和PM10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急救人次的关系[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37(6):594-598.
  • 期刊类型引用(8)

    1. 吴同喜,张环林,欧阳军胜,张军,何厚柱,杜致远,彭小明.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电极研究进展.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01): 120-126 . 百度学术
    2. 曹栢枫,刘子昕,韦翠屿,唐雨菲,石玉翠,蒋萍萍. 六价铬胁迫对李氏禾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环境工程. 2024(02): 175-181 . 本站查看
    3. 戴佳奕,胡敏轲,母应分,卢旭,孙诺,胡志新.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化工时刊. 2024(06): 61-66 . 百度学术
    4. 杨菁,骆辉,蔡冰鑫,掌文浩,王惠腾,秦腾,杨明宇,荆肇乾,何宝杰.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 2023(07): 2157-2164 . 百度学术
    5. 闫春浩,陈启斌,王朝旭,王志强,李作臣,孙兆森,崔建国.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研究现状及展望. 应用化工. 2023(11): 3175-3178+3188 . 百度学术
    6. 刘慎坦,王祚. 生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脱氮产电效能. 环境工程. 2023(12): 116-122+149 . 本站查看
    7. 张馨文,冯成业,张文智,司光超,魏东. 人工湿地碳调控研究进展. 湿地科学. 2022(03): 413-420 . 百度学术
    8. 秦立得,张小雨,赵思俊,李陆梅,李木子,宋翠平. 畜禽养殖业中磺胺类药物对农田土壤的影响及降解措施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20): 25-30+3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1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8-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1-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