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水泥土阻隔墙阻控地下水污染

向甲甲

刘斯璇, 李一平, 朱雅, 唐春燕, 魏尧, 李荣辉, 陈刚. 南方泛黑水库Fe、Mn及硫化物的迁移规律研究:以南宁天雹水库为例[J]. 环境工程, 2021, 39(10): 78-84. doi: 10.13205/j.hjgc.202110011
引用本文: 向甲甲. 水泥土阻隔墙阻控地下水污染[J]. 环境工程, 2021, 39(9): 63-68,91. doi: 10.13205/j.hjgc.202109010
LIU Si-xuan, LI Yi-ping, ZHU Ya, TANG Chun-yan, WEI Yao, LI Rong-hui, CHEN Gang. MIGRATION OF IRON, MANGANESE AND SULFIDE IN BLACK RESERVOIR WATER IN SOUTH CHINA: A CASE STUDY OF TIANBAO RESERVOIR, NANNING[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10): 78-84. doi: 10.13205/j.hjgc.202110011
Citation: XIANG Jia-jia.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BY CEMENT SOIL BARRIER WALL[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9): 63-68,91. doi: 10.13205/j.hjgc.202109010

水泥土阻隔墙阻控地下水污染

doi: 10.13205/j.hjgc.202109010
基金项目: 

污染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阻隔适用技术研究(沪环科[2019]第3号)。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向甲甲(1988-),男,博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xiangjiajia@smedi.com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BY CEMENT SOIL BARRIER WALL

  • 摘要: 阻隔墙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扩散,以水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渗透实验、稳定性实验、吸附实验及工程案例研究了阻隔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水泥土渗透系数不断降低,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粉砂水泥掺量分别为12%、20%、25%时,抗渗效果较好。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粉砂水泥土阻隔墙增幅显著。土壤黏粒含量越高,满足水泥土坍落度要求的水灰比越大。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水泥土对Cu2+和Zn2+吸附效果较四氯酚和六价铬显著。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粉质黏土水泥土吸附Cu2+和Zn2+的平衡吸附量最高,分别为7.692,7.143 mg/g。工程应用表明,水泥土阻隔墙对地下水石油烃有机污染物具有显著的阻控效果,监测井检测浓度均低于风险控制值。
  • [1] 黄琴琴.粉煤灰-膨润土对地下水中镉/铅的阻隔机理及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9.
    [2] 甄胜利,霍成立,贺真,等.垂直阻隔技术的应用与对比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1):51-56.
    [3] ZHANG W J,QIU Q W.Analysis on contaminant migration through vertical barrier walls in a landfill in China[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0,61(4):847-852.
    [4] GARCIA-SINERIZ J L,VILLAR M V,REY M,PALACIOS B.Engineered barrier of bentonite pellets and compacted blocks:state after reaching saturation[J].Engineering Geology,2015,192:33-45.
    [5] 黄琴琴,刘国,文梅燕,等.粉煤灰-膨润土阻隔墙控制地下水中镉污染[J].环境工程学报,2019,13(3):652-663.
    [6] LIN J W,JIANG B H,ZHAN Y H.Effect of pre-treatment of bentonite with sodium and calcium ions on phosphate adsorption onto zirconium-modified bentoni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8,217:183-195.
    [7] 邵红,刘相龙,李云姣,等.两种改性膨润土对含油废水吸附行为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7):2114-2120.
    [8] 文一多.砂土/粉土-膨润土防污隔离墙渗透性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9] 贾超.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20.
    [10] 张国锋.三轴搅拌桩作为基坑止水帷幕的应用[J].建筑机械,2019(3):20-23.
    [11] 叶观宝,叶书麟.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270-275.
    [12] 焦德才,杨俊杰,董猛荣,等.水泥土的长期渗透特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1(2):112-118.
    [13] 李林.页岩风化料塑性水泥土防渗渠道[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8(6):31-33.
    [14] 杨静,付婷.水泥土渗透特性研究现状总结[J].科学技术创新,2017(35):106-107.
    [15] 郝洁,李军,郑国宝,等.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对土坝防渗效果的模拟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7(4):1-6.
    [16] 胡忠平,王苏.不同养护时间和水泥掺入量条件下水泥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10-11.
    [17] 卢丹阳.不同配比水泥土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2020,27(5):168-169.
    [18] 张志军,刘炯天,冯莉,等.基于Langmuir理论的平衡吸附量预测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749-751,756.
    [19] 安增莉,侯艳伟,蔡超,等.水稻秸秆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特性[J].环境化学,2011,30(11):1851-1857.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G/T 20715-2020工业污染场地竖向阻隔技术规范[S].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1] 何国斌.土壤离子扩散与吸附/解吸微观机制的Monte Carlo模拟[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2] 李素珍,徐仁扣.可变电荷土壤中胶粒双电层的相互作用与阴阳离子同时吸附[J].土壤学报,2009,46(5):948-952.
    [23] 陈云敏,王誉泽,谢海建,等.黄土-粉土混合土对Pb(Ⅱ)的静平衡和动态吸附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4,36(7):1185-1194.
  • 期刊类型引用(12)

    1. 韩都,卓俊好,刘璐,伍林莉,汪永东,张桐,邓也,马平. 建筑工程土方阶段碳排放与减碳量化研究. 中国建材科技. 2025(01): 38-42+46 . 百度学术
    2. 魏夕凯,谭效时,林明,程俊杰,向可祺,丁书欣. 2005—2035年全国电网碳排放因子的计算与预测. 综合智慧能源. 2024(03): 72-78 . 百度学术
    3. 戈海猛,薛靖华,李若姮. “双碳”背景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挑战与政策建议. 上海节能. 2024(05): 739-742 . 百度学术
    4. 徐强,王树成. 基于零碳理念的严寒地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探索. 建筑与文化. 2024(06): 156-158 . 百度学术
    5. 骆艳杰,赵薇.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4(06): 901-907 . 百度学术
    6. 路振伟,袁帅,阎俏,闫兰英.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和能耗采集系统的建筑碳排放计算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科学. 2024(06): 17-25+35 . 百度学术
    7. 明珠,杨友森. 面向“双碳”目标的高速公路施工碳排放管理体系研究.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06): 117-122 . 百度学术
    8. 周振国,孔洁. 基于DEMATEL-ISM的商业建筑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管理学报. 2024(04): 66-70 . 百度学术
    9. 徐俊,康爱红,吴正光,龚泳帆,寇长江,吴帮伟,张垚,肖鹏. 高性能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的活化制备及性能研究. 材料导报. 2024(22): 69-74 . 百度学术
    10. 黄凯. 生命周期内混凝土结构碳排放分析及碳减排研究. 绿色建筑. 2024(06): 144-147 . 百度学术
    11. 邱烨雯,刘佳妮. 绿色转型——“碳中和”理念下的城市景观环境现状与提升策略. 现代园艺. 2023(22): 176-178 . 百度学术
    12. 李强,诸纪萍,茅建平,李超,谢恩普,李建华. 建筑拆除处理阶段碳排放模型与测算研究. 建设科技. 2023(24): 62-64+8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4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2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1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1-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