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填埋场好氧修复过程碳排放特征及削减研究

张可 龙吉生 刘义行 王湘徽 楼紫阳

屈璇, 尹安伟, 方艾伦, 李春燕, 冯东磊, 李昂. 难降解含聚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21, 39(11): 46-51. doi: 10.13205/j.hjgc.202111005
引用本文: 张可, 龙吉生, 刘义行, 王湘徽, 楼紫阳. 填埋场好氧修复过程碳排放特征及削减研究[J]. 环境工程, 2022, 40(12): 17-21,60. doi: 10.13205/j.hjgc.202212003
QU Xuan, YIN An-wei, FANG Ai-lun, LI Chun-yan, FENG Dong-lei, LI 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REFRACTORY POLYMER-CONTAINING OILFIELD PRODUCED WATER[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1, 39(11): 46-51. doi: 10.13205/j.hjgc.202111005
Citation: ZHANG Ke, LONG Jisheng, LIU Yihang, WANG Xianghui, LOU Ziyang.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FROM LANDFILL THROUGH FORCED AEROBIC STABILIZATION PROCES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2, 40(12): 17-21,60. doi: 10.13205/j.hjgc.202212003

填埋场好氧修复过程碳排放特征及削减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2212003
基金项目: 

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扩散与预测(2018YFC180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1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可(1997-),男,硕士,主要从事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削减方面的研究工作。zhangk526164119@163.com

    通讯作者:

    龙吉生(1966-),男,博士,主要从事固废处理和垃圾焚烧方面的研究工作。long@shjec.cn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DUCTION FROM LANDFILL THROUGH FORCED AEROBIC STABILIZATION PROCESS

  • 摘要: 填埋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到期填埋场及非正规堆场,面临着严峻的存量垃圾问题,亟需进行修复,而好氧修复技术因其能够有效加速垃圾稳定化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修复过程中其碳排放特征尚且未知。因此,以某大型垃圾填埋场为对象,考察其在不同的修复状态下,填埋场有机质垃圾和二次污染物的变化特征,揭示其在好氧修复下的稳定化进程,并核算该过程中的甲烷(CH4)减排效果。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在曝气量和注水量分别为322.34 m3/min及25.65 m3/d的操作状态下,通过间歇注气方法(注气3 h,停3 h,每日运行9 h),垃圾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从47.66%降至17.86%;填埋气CH4含量从0.02%~46.48%下降至4.23%,满足导气管排放口CH4浓度<5%的要求;渗滤液中ρ(COD)、ρ(氨氮)及ρ(总氮)分别降低至800.8,680.9,897.8 mg/L;在修复过程中,该填埋场CH4实际排放量从24.57 t降低至2.47 t,减少了22.10 t CH4排放,同时由于填埋场稳定化的加速,其CH4排放潜力减少了1.75 kg/t垃圾。该研究成果中好氧修复可做为填埋场CH4减排的重要支撑。
  • [1] 姜龙雨, 徐亦迅. 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与防渗处理技术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6(7):1414-14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3] 马先芮, 胡佳晨, 王欢, 等. 好氧生物治理技术在瑞安东山垃圾填埋场治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9, 46(13):157-159.
    [4] 王晓琳, 曹爱新, 周传斌,等. 垃圾填埋场CH4氧化菌及CH4减排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 32(5):16-25.
    [5] UNEP&CCAC. Global Methane Assessment:Benefits and Costs of Mitigating Methane Emissions[R]. 2021.
    [6] 冯俊熙, 陈多福. 垃圾填埋场CH4排放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37(3):174-179.
    [7] 高庆先, 杜吴鹏, 卢士庆, 等. 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CH4排放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6):269-272.
    [8] HÖGLUND-ISAKSSON L, GÓMEZ-SANABRIA A, KLIMONT Z, et al. Technical potentials and costs for reducing global anthropogenic methane emissions in the 2050 timeframe-results from the GAINS model[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20, 2(2):1-21.
    [9] 李黎杰, 田辉, 颜廷山,等. 好氧治理技术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处置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15, 42(2):102-103.
    [10] PRANTL R, TESAR M, HUBER-HUMER M, et al. Changes in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 during in-situ aeration of old landfills under varying conditions[J]. Waste Management, 2006, 26(4):373-380.
    [11] COSSU R, RAGA R. Test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biological stability of biodegradable waste[J]. Waste Management, 2008, 28(2):381-388.
    [12] SANG N N, SODA S, SEI K, et al. Effect of aeration on stabilization of organic solid waste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dynamics in lab-scale landfill bioreactors[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8, 106(5):425-432.
    [13] 付春霞. 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曝气频率的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4.
    [14] 刘军, 潘天骐. 填埋场好氧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9, 46(20):85-86.
    [15] 张均龙. 老垃圾填埋场好氧修复试验及数值模拟[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9.
    [16] 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R].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2006.
    [17] 蔡博峰. 中国垃圾填埋场2012年CH4排放特征研究[J]. 环境工程, 2016, 34(2):1-4.
    [18] CAI B, LOU Z, WANG J, et al. CH4 mitigation potentials from China landfill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J]. Science Advances, 2018, 4(7):eaar8400.
    [19] 唐嵘. 封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好氧降解快速稳定技术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20] 张浩. "老龄"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及吸附预处理[D]. 天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09.
  • 期刊类型引用(8)

    1. 欧阳诗昆,周治国,武昊辉,李亚洲,位海强,肖雄,杨前锋,冉旺,罗濯濯,殷勤俭. 合水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4(01): 135-143 . 百度学术
    2. 李同庆,李可,高胜骁. 油田聚合物驱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化学工程师. 2024(07): 72-76 . 百度学术
    3. 许跃,许洪祝,周启立,陆彩霞,史金卓,孙金龙. 压裂返排液及采出水处理示范工程实例. 水处理技术. 2024(11): 148-152 . 百度学术
    4. 曾正宇,于忠臣. 化学驱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化学工程师. 2023(12): 68-72 . 百度学术
    5. 杨宗政,董迎春,李芳,吴志国,张忠园. 油水预分离设备的模拟设计及优化.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3(06): 124-130 . 百度学术
    6. 卢宪辉. 基于臭氧-三维电极工艺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3(12): 7-11 . 百度学术
    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庆油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3(12): 6 . 百度学术
    8. 李蕾. 超低频电磁波处理油田采出水技术应用探讨.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11): 57-6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3
  • HTML全文浏览量:  61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1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8-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3-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