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污泥掺入烧结对成矿质量、烟气颗粒物及二噁英类物质排放的影响

姚鑫华 卢光华

林雪彬, 杨刚, 王飞, 何宏舟, 池勇, 严建华. 纸类和塑料类生活垃圾共热解交互作用的热重研究[J]. 环境工程, 2016, 34(9): 95-99. doi: 10.13205/j.hjgc.201609021
引用本文: 姚鑫华, 卢光华. 污泥掺入烧结对成矿质量、烟气颗粒物及二噁英类物质排放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23, 41(12): 190-196,157. doi: 10.13205/j.hjgc.202312023
YAO Xinhua, LU Guanghua. EFFECTS OF SLUDGE BLENDING SINTERING ON MINERALIZATION, EMISSION OF FLUE GAS PARTICLES AND DIOXIN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3, 41(12): 190-196,157. doi: 10.13205/j.hjgc.202312023
Citation: YAO Xinhua, LU Guanghua. EFFECTS OF SLUDGE BLENDING SINTERING ON MINERALIZATION, EMISSION OF FLUE GAS PARTICLES AND DIOXIN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3, 41(12): 190-196,157. doi: 10.13205/j.hjgc.202312023

污泥掺入烧结对成矿质量、烟气颗粒物及二噁英类物质排放的影响

doi: 10.13205/j.hjgc.20231202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姚鑫华(1987-),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工业领域环境保护。yaoxinhua.xin@163.com

    通讯作者:

    卢光华(1986-),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环境保护。guanghua_lu@sina.cn

EFFECTS OF SLUDGE BLENDING SINTERING ON MINERALIZATION, EMISSION OF FLUE GAS PARTICLES AND DIOXINS

  • 摘要: 针对我国污泥体量大、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对石灰干化污泥掺入烧结的新型资源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系统研究了不同污泥掺入量对烧结成矿性能、烟气颗粒物及二噁英类物质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掺入量<1.8%时,烧结成品率和转鼓指数小幅降低,固体燃耗变化不显著,总体对成矿质量影响较小;烧结排放的PM10和PM2.5颗粒物排放浓度随着污泥掺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配入烧结可显著降低细颗粒物中K、Na、Pb、Zn和Cu含量;在烧结过程中,二噁英类物质总质量浓度及总毒性当量浓度随着污泥掺入量的增加,呈先缓慢减小后急剧增加的趋势。该方法能大体量、低成本利用石灰干化污泥,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 [1] 李晓,朱火军,吴俊杰,等. 关于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5):83-85.
    [2] 戴晓虎,侯立安,章林伟,等. 我国城镇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22(5):145-153.
    [3] 孙娟.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10):110-111

    ,114.
    [4] 楚金喜,吕丹,贾清龙,等. 活性污泥重金属中毒的工艺调控方法与对策[J]. 净水技术,2022,41(1):166-171.
    [5] 劳昌玲,罗立强,沈亚婷,等. 微生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8):1929-1937.
    [6] 张玉秀,柴团耀.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PAHs降解菌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33(1):1-8.
    [7] 雒建伟,谈进,张安东.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浅议[J]. 山东工业技术,2017(23):3-4.
    [8] ZHU H, ZHANG L, WEN X, et al.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forward osmosis to the simultaneous thickening, digestion, and direct dewatering of waste-activated sludg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2, 113(1): 207-213.
    [9] ROS M, ZUPANCIC G D. Two-stage thermophilic anaerobic-aerobic digestion of waste-activated sludge[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04, 21(5):617-626.
    [10] 宋艳会,李兵,杨培君,等.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的探讨[J]. 当代化工,2020,49(11):2570-2573

    ,2578.
    [11] 黄宏伟,罗冬梅,麦俊明,等. 污水处理污泥建材资源化利用现状[J]. 广东建材,2014,30(2):33-34.
    [12] 王可辉,蒋芬,王康. 关于城市污泥干化及焚烧处理工艺的分析与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2021,34(3):5-10.
    [13] 王振江,黎青松,郭会超,等. 污泥石灰干化处理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14,30(5):85-87.
    [14] 吕树梅. 常规污泥处理工艺对比及工程应用[J]. 净水技术,2019,38(增刊1):147-150.
    [15] 曹洲榕. 超声波耦合好氧堆肥预处理结合蚯蚓处理剩余污泥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7.
    [16] 徐晗,安平凡,宋广明.污泥综合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4):76-78.
    [17] 王海风,裴元东,张春霞,等. 中国钢铁工业烧结/球团工序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及对策[J]. 钢铁,2016,51(1):1-7.
    [18] 周宏仓,徐露,周云桥,等. 过量生石灰对污泥含水率和有机物含量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2):717-721.
    [19] 常进,张新建,刘清才,等. 添加城市污泥对烧结过程及烧结矿质量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17,29(9):711-716.
    [20] 邢奕,洪晨,张坤,等. 石灰干化污泥作为配料部分替代冶金烧结中熔剂和燃料[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35(2):148-154.
    [21] 岳昌盛,彭犇,王晟,等. 除尘灰水洗对烟气颗粒物组成和二噁英的影响[J]. 工程科学学报,2018,40(10):1208-1214.
  • 期刊类型引用(17)

    1. 李彬,陈佳亮,张路路,叶脉,宋烺,杨泽涛,范彬,王林. 感应电磁法在固废非法填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中的应用. 环境生态学. 2024(08): 117-124 . 百度学术
    2. 代先锋,袁玥.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技术及二次污染防控探讨. 节能与环保. 2024(09): 31-37 . 百度学术
    3. 梁丽琛,严小飞,王莉莉,蒋浩,许元顺. 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工程. 2024(10): 177-187 . 本站查看
    4. 李燕妮,厉昌余. 老旧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和土地综合开发再利用探究. 环境卫生工程. 2024(S1): 151-157 . 百度学术
    5. 陈华,陈嘉臣,何耀忠,刘畅,闫海虎,陈禧. ERT技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堆填量分析应用研究. 四川环境. 2024(06): 39-45 . 百度学术
    6. 郑吉,王丽晓,陈胤再,傅瑜.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四川环境. 2023(04): 239-243 . 百度学术
    7. 刘爽,李沛烨,陈恺,宋慧敏,田立斌. 原位生物强化好氧稳定化技术在温州市某垃圾填埋场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学报. 2023(07): 2334-2341 . 百度学术
    8. 李超,许欢欢,高芳莹.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环境工程. 2023(S2): 1190-1195 . 本站查看
    9. 龙於洋,庞梦嫒,郭淑丽,李相杭,沈东升,朱敏. 填埋场腐殖土粒径分级特征及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12): 1677-1683 . 百度学术
    10. 周睿,吴玲,簿丝,李婷婷,刘方圆,任何军. 深圳简易垃圾填埋场水土环境污染指标识别. 中国环境科学. 2022(03): 1287-1294 . 百度学术
    11. 付高平,徐斌,张弛. 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绿色科技. 2022(04): 69-71 . 百度学术
    12. 许文君,黄丹丹,梁铭珅,徐期勇. 硫化氢对填埋场生物炭改性覆土的甲烷氧化的影响. 环境工程. 2022(02): 120-126 . 本站查看
    13. 王英达,李洵,吴小雯,罗淋,王丰,王维明. 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的可行性评估体系. 环境工程. 2022(03): 181-187+202 . 本站查看
    14. 韩华,陈国华,周宏磊,赵红亮. 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场地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方法研究——以北京垃圾堆放点为例. 环境卫生工程. 2022(02): 95-100 . 百度学术
    15. 李怡佳,马俊伟,李玉倩,肖琛,沈心怡,牛云,陈家军. 氮素对苜蓿植物修复垃圾堆场镉-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22(10): 4779-4788 . 百度学术
    16. 汪薇,吴超,吴晓东,林贵英,杨久芸,罗璐. 常熟市主要城市湖泊水质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22(19): 47-54 . 百度学术
    17. 谢文刚,龙思杰,罗继武,姚远,梁爽,李德安. 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大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方案探讨——以武汉市某填埋场为例. 环境卫生工程. 2021(04): 86-9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7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2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2-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3-0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