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InVEST-FLUS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演化分析及预测

苏军德 赵晓冏 李国霞

苏军德, 赵晓冏, 李国霞. 基于InVEST-FLUS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演化分析及预测[J]. 环境工程, 2024, 42(7): 190-199. doi: 10.13205/j.hjgc.202407021
引用本文: 苏军德, 赵晓冏, 李国霞. 基于InVEST-FLUS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演化分析及预测[J]. 环境工程, 2024, 42(7): 190-199. doi: 10.13205/j.hjgc.202407021
SU Junde, ZHAO Xiaojiong, LI Guoxia.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 STORAGE EVOLUTION IN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BASED ON InVEST-FLUS MODEL[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4, 42(7): 190-199. doi: 10.13205/j.hjgc.202407021
Citation: SU Junde, ZHAO Xiaojiong, LI Guoxia.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 STORAGE EVOLUTION IN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BASED ON InVEST-FLUS MODEL[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4, 42(7): 190-199. doi: 10.13205/j.hjgc.202407021

基于InVEST-FLUS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演化分析及预测

doi: 10.13205/j.hjgc.202407021
基金项目: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JR5RC1081)

甘肃省青年人才基金(18JR5RC420)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3ZC18)

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023]11号)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YB155)

金昌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RC0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苏军德(1986-),男,硕士,教授,主要从事遥感生态、区域碳储量等方面的研究。sujd2009@163.com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 STORAGE EVOLUTION IN QILI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BASED ON InVEST-FLUS MODEL

  • 摘要: 碳储量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活动、水热变化及植被生长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西部地区重点生态保护区之一,开展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预测及定量评估,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及生态保护区的科学划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揭示了2000—202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碳储量效应,耦合FLUS模型预测了203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草地和湿地持续减少,林地和水域持续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先增后减,建设用地先减后增。研究区碳储量整体较高,但随着土地利用的变化,碳储量呈缓慢递增的趋势,20年间累计增加碳储量9.35×107 t。2)研究区碳储量呈"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用地多且连片的中部和东部区域,低聚集区则主要分布在国土开发强度高且生态用地破碎化的西部地区,高碳储量的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是影响研究区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3)自然发展情况下,2030年研究区碳储量将达到9.4×108 t,相比2020年会增加9.30%,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地的大面积增加。研究结果为严格落实祁连山生态红线等生态保护政策提供了参考,以期进一步优化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结构,减缓区域碳储量损失。
  • [1] LIU X P, WANG S J, WU P J, et al. Impacts of urban expansion on terrestria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J]. Environment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53(12): 6834-6844.
    [2] RIMAL B, SHARMA R, KUNWAR R, et al. Effect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Koshi River Basin, Easter Nepal[J]. Ecosystem Services, 2019, 38: 100963.
    [3] 史名杰, 武红旗, 贾宏涛, 等. 基于MCE-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伊犁谷地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38(6):1010-1019.
    [4] 王智. 基于CASA模型的杭州市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 2021.
    [5] 顾峰雪, 陶波, 温学发, 等. 基于CEVSA2模型的亚热带人工针叶林长期碳通量及碳储量模拟[J]. 生态学报, 2010, 30(23):6598-6605.
    [6] 韩小雨. 基于DNDC模型模拟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的碳收支潜力[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
    [7] 邹桃红, 陈鹏, 刘家福, 等.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四平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J]. 中国环境科学, 2023, 43(10):5508-5518.
    [8] 赵武生, 石培基. 基于InVEST模型的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23, 43(4):1883-1894.
    [9] 林彤, 杨木壮, 吴大放, 等.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碳储量空间关联性及预测:以广东省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10):4827-4839.
    [10] 张凯琪, 陈建军, 侯建坤, 等. 耦合InVEST与GeoSOS-FLUS模型的桂林市碳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6):2799-2809.
    [11] 巩晟萱, 张玉虎, 李宇航.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京津冀碳储量变化及预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6):20-28.
    [12] 李俊, 杨德宏, 吴锋振, 等. 基于PLUS与InVEST模型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与碳储量评估[J]. 水土保持通报, 2023, 43(1):378-387.
    [13] 段璇瑜, 龚文峰, 孙雨欣, 等.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时空演变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22, 42(5):301-311.
    [14] LIU W, LIU D F, LIU Y.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response of carbon storage to land use changes in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23, 33(2):271-286.
    [15] WANG B, MU C C, LU H C, et al.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and sink/source of temperate forested wetlands in Xiaoxing’anling, nor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22, 33(3):839-849.
    [16] STEPHEN P, ERIK N, DERRIC P, et al.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biodiversity and returns to landowners: a case study in the State of Minnesota[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11, 48:219-242.
    [17] JIANG W G, DENG Y, TANG Z H, et al. Modell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urban ecosystem changes on carbon storage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by linking the CLUE-S and the InVEST model[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7, 345(2017):30-40.
    [18] 孙欣欣, 薛建辉, 董丽娜. 基于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的南京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与预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39(1):41-51.
    [19] 雒舒琪, 胡晓萌, 孙媛, 等. 耦合PLUS-InVEST模型的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31(2):300-314.
    [20] 郭瑞, 刘蔚, 李宗省, 等. 祁连山甘肃片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J]. 中国沙漠, 2023, 43(3):188-198.
    [21] 韩武宏. 基于InVEST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及其驱动力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22.
    [22] 张江蕾, 陈少辉.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地形分异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 2023, 52(1):106-112

    , 121.
    [23] 张海宁, 雍舒阳.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22, 36(1):89-91.
    [24] 刘洋, 张军, 周冬梅, 等. 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 2021, 41(10):4052-4065.
    [25] 宋洁, 刘学录. 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地上碳密度遥感估算[J]. 干旱区地理, 2021, 44(4):1045-1057.
    [26] 朱志强, 马晓双, 胡洪. 基于耦合FLUS-InVEST模型的广州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与预测[J]. 水土保持通报, 2021, 41(2):222-229

    , 239.
    [27] 刘晓娟, 黎夏, 梁迅, 等. 基于FLUS-InVEST模型的中国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影响的模拟[J]. 热带地理, 2019, 39(3):397-409.
    [28] 杨安乐, 张小平, 李宗省, 等.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定量影响[J]. 生态学报, 2023, 43(5):1784-1792.
    [29] 邓喆.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D]. 兰州:兰州大学, 2022.
    [30] 张蕊, 曹静娟, 郭瑞英, 等. 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地退耕还林草混合植被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6):938-944.
    [31] 张卓. 祁连山南坡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碳库影响因素研究[D]. 西宁:青海师范大学, 2022.
    [32] 王琼琳. 基于InVEST模型的祁连山东部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21.
    [33] 彭擎. 气候变化背景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模拟及预测[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2.
    [34] YANG J, HUANG X. The 30 m annual land cover dataset and its dynamic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21, 13(8):3907-3925.
    [35] 邓喆, 丁文广, 蒲晓婷, 等. 基于InVEST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分布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22, 42(3):324-334

    , 396.
    [36] 赵方圆, 王琼芳, 赵万奎, 等.甘肃省祁连山林区林地碳储量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62(10):58-62

    , 73.
    [37] DENG L, LIU S G, KIM D G, et al. Past and future carbon sequestration benefits of China’s grain for green program[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7, 47:13-20.
    [38] YANG J, HUANG X. The 30 m annual land cover dataset and its dynamic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e, 2021, 13(8):3907-392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0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2-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