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市政供排水系统碳排放标准研究

武一奇 尹小青

李志刚, 孙鹏程, 张立辉, 宫利娟, 程珺煜, 成钢. 实用性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优选[J]. 环境工程, 2014, 32(6): 8-10. doi: 10.13205/j.hjgc.201406003
引用本文: 武一奇, 尹小青. 市政供排水系统碳排放标准研究[J]. 环境工程, 2024, 42(11): 146-152. doi: 10.13205/j.hjgc.202411016
WU Yiqi, YIN Xiaoqing. STUDY ON STANDARDS ON CARBON EMISSION 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4, 42(11): 146-152. doi: 10.13205/j.hjgc.202411016
Citation: WU Yiqi, YIN Xiaoqing. STUDY ON STANDARDS ON CARBON EMISSION 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4, 42(11): 146-152. doi: 10.13205/j.hjgc.202411016

市政供排水系统碳排放标准研究

doi: 10.13205/j.hjgc.20241101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市政供排水设施节能减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2023YFC380470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武一奇(1993-),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hitwyq517@163.com

STUDY ON STANDARDS ON CARBON EMISSION 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S

  •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市政供排水系统作为城乡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亟需绿色低碳转型。梳理了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市政供排水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标准编制情况,明确了市政供排水系统碳排放核算边界及核算范围。通过分析碳排放领域现行的3项团体标准,发现当前存在标准仅包括污水及污泥处理阶段、碳排放因子取值不同等问题,基于此,建议在国家或者行业层面编制市政供排水系统碳排放标准,覆盖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拆除3个阶段,包括给水系统、污水系统、再生水系统及雨水系统4个系统。在碳排放计量核算基础上,提出节水优先、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研究化粪池对污水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提高污水管网的收集率、发展低能耗的脱氮技术等碳减排路径,并针对每一个碳减排路径提出相关标准修制订建议,可为我国市政供排水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 [1] 陆家缘.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碳足迹与减排潜力分析[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 郑轶丽,马军,魏婷,等.城市水务系统碳排放测算及减碳对策分析:以成都市为例[J]. 环境工程学报,2023,17(6):1778-1787.
    [3] 吴娇.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碳排放分析及减碳路径探索[J]. 净水技术,2023,42(增刊1):135-140.
    [4] 张怀宇.我国公共供水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碳减排探讨[J]. 给水排水,2023,49(11):16-24.
    [5] IPCC. 2019 Refinement to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R]. 2019.
    [6] 生态环境部.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试行)[S].2018.
    [7] 周政,李怀波,王燕,等.低碳氮比进水AAO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及低碳运行研究[J/OL].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1):5088-5099.
    [8] 张小寒,孟庆杰,徐雪,等."双碳"背景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所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 给水排水,2023,49(增刊1):194-200.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EB/OL].(2021-09-22)[2024-09-19].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10]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EB/OL].(2021-10-24

    )[2024-09-19].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9731.htm.
    [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标
    [1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
    [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统计局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
    [14]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
    [15]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
    [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1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024年版)[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
    [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19]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监测技术标准:DBJ/T 13-158—2023[S]. 2023.
    [20]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建筑全过程碳排放计算标准:DB23/T 3631—2023[S]. 2023.
    [21]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共机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DB32/T 4229—2022[S]. 2022.
    [2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CECS374 2014[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民用建筑碳排放数据统计与分析标准:T/CECS 1243—2023[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
    [2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零碳建筑及社区技术规程:T/CECS 1460—2023[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
    [25]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企业碳排放监管平台技术要求:T/CABEE 062—2024[S]. 2024.
    [26]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碳排放计算标准:T/CABEE040—2022[S]. 2022.
    [27]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城镇污水处理厂.碳减排评估标准:T/CUWA50055—2023[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3.
    [28]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49—2022[S]. 2022.
    [29] 王洪臣,陈加波,张景炳,等.《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解读及案例展示[J]. 环境工程学报,2023, 17(3):705-712.
    [30] 翁晓姚.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供水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J]. 净水技术,2022,41(5):1-4

    ,13.
    [31] 郝晓地,杨文宇,林甲.不可小觑的化粪池甲烷碳排量[J]. 中国给水排水,2017,33(10):28-33.
    [32] 唐柏杨,宣干,杨诗瑶,等.重新审视化粪池的温室效应:回顾与展望[J]. 环境工程,2023,41(7):14-21.
    [33] 夏琼琼,郑兴灿,顾淼,等.化粪池夏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与CH4排放因子测算[J/OL].环境工程. https://link.cnki.net/urlid/11.2097.X.20240906.1712.004.
    [2021] 37号[A/OL].(2021-12-31)[2024-09-19].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74300.htm.
    [2022] 92号[A/OL].(2022-10-18)[2024-09-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01/content_5723071.htm.
    [2022] 622号[A/OL].(2022-04-22)[2024-09-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19/content_5706074.htm.
    [2022] 53号[A/OL].(2022-06-30)[2024-09-19].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2207/20220713_767161.html.
    [2024] 20号[A/OL].(2024-03-12)[2024-09-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3/content_6939607.htm.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0
  • HTML全文浏览量:  8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7-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1-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