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7卷  第4期

水污染治理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改造工程设计及运行
时鹏辉, 李兰西
2009, 27(4): 1-5.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1
摘要:
某淀粉厂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厌氧UASB及好氧CASS工艺,完善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淀粉废水,其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不锈钢基PbO_2电极的制备及其降解活性艳兰的研究
张惠灵, 王晶, 彭晓兰, 徐亮
2009, 27(4): 6-9.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2
摘要: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不锈钢基PbO2电极。采用SEM、XRD、XPS等方法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元素化学态进行表征和分析。对不锈钢基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活性艳兰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40 mA/cm2、无水硫酸钠浓度为0.04 mol/L,电解25 mg/L的活性艳兰模拟废水15 min,脱色率可以达到95%以上。
O_3/木屑强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黄智, 李飞, 莫钰, 周振明
2009, 27(4): 10-12.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3
摘要:
木屑作为强化剂加入SBR反应器中,采用O3+SBR强化生化处理法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氧前处理垃圾渗滤液时,60 min内,空气流量为400 mL/min,臭氧浓度为10.4 mg/L时,垃圾渗滤液COD降低42%。加入木屑作为SBR强化剂,可在进水垃圾渗滤液COD为4 200 mg/L,有机负荷达到1.7 kg/(kg.d)时,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0%,二级强化法串联使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
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研究新进展
卢永, 申世峰, 严莲荷, 周申范, 张建法
2009, 27(4): 13-16.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4
摘要:
焦化废水是炼焦、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总结了近几年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技术与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近年来环境生物技术的前沿,提出了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城市污水预水解对二级生化处理的影响
蒋岚岚, 羊鹏程, 梁汀, 杨薇兰
2009, 27(4): 17-19.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5
摘要:
为考察预水解对后续二级生化处理的影响,结合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工业废水占40%的城市污水而言,原水经过水解预处理后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并且由于水解池在未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对碳源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对后续硝化脱氨、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存在不同的影响。
磁场水处理技术中微观电磁感应行为分析
迟金宝, 邢奕, 苍大强, 宋存义, 张雪峰
2009, 27(4): 20-24.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6
摘要:
运用电磁学基础知识,引用分子电流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分析得出水系统中微观粒子因受到电磁感应影响,可引发电子云分布改变。同时论证说明各磁场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在磁场水处理技术中,微观电磁感应现象更具有普遍意义,进一步揭示磁场水处理技术的磁场作用机理,为磁场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李涛, 周律
2009, 27(4): 25-28.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7
摘要:
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考察了黄花鸢尾、水葱和梭鱼草3种挺水植物对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吸收容量和吸收贡献。结果表明:短期内,各种湿地植物污水中氮、磷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但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率却有较大变化,4月份,水葱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8月份,梭鱼草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大。在整个生长期内,黄花鸢尾对氮、磷的吸收容量一直保持最大,在10月下旬分别达到21.5和4.16 g/m2,因此其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去除的吸收贡献也最大,分别为30%和73%。这表明湿地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查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速率,更要关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容量,并且湿地植物的吸收作用对类二级出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生物法处理棉浆黑液的现场实验研究
李芙蓉, 陈辉, 缪礼鸿, 宋真云
2009, 27(4): 29-31.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8
摘要:
利用经驯化的以嗜碱菌群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及常规厌氧、好氧污泥,针对不同浓度的棉浆黑液在现场进行了单独"好氧"及"好氧-厌氧-好氧"全流程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对棉浆黑液直接进行好氧曝气,可将原水pH值自12.4左右稳定降低至10以下,COD去除率可达40%左右。全流程实验中厌氧效果显著,pH值最低可降至8.2,整个系统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COD总去除率保持在63%以上。
制药行业DMF废水处理新工艺
方静, 李春利, 宋博
2009, 27(4): 32-34. doi: 10.13205/j.hjgc.200904009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处理制药过程中低浓度DMF含盐废水收率低、分离效果差、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萃取结合精馏的新工艺。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操作条件:萃取剂为氯仿,温度为20℃,溶剂比为2。通过新工艺与原有的减压精馏工艺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新工艺将DMF产品的质量分数由98.87%提高到99.85%,产品收率提高了29%,而再沸器能耗降低44%。
HCR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的中试
邵琪珺
2009, 27(4): 35-39.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0
摘要:
对某化工厂的高浓度环氧树脂废水进行HCR中试研究。当进水COD容积负荷为7.5~12 kg/(m3.d)时,COD的去除率达85%。结果证明HCR反应系统处理效率高,抗负荷冲击性能强,系统运行稳定。
利福平废水处理的工艺实验研究
段海霞, 刘炯天, 程雪敏, 樊占国
2009, 27(4): 40-42.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1
摘要:
采用水解酸化-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床)-接触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利福平废水进行了生化处理。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后续的厌氧-好氧处理效果,工艺末端的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好氧出水的COD和色度,使得出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标准。
焦化废水处理新工艺
刘玉敏, 许雷, 逯博特, 程小鸥, 李红, 李国庆, 姜宝峰
2009, 27(4): 43-46.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2
摘要:
焦化废水因含有难降解和对生物有抑制性的物质而较难处理。在不加稀释水的条件下,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宣化钢铁公司的焦化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并同焦化厂现有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物化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MBR对生化出水的强化处理后,新工艺对COD、NH3-N等的去除效果较现有工艺有明显改善,正常生产情况下出水可达标排放。
滤料床在受污染新沂河水净化中的应用
张建华, 张继彪, 郑正, 马艳, 胡金
2009, 27(4): 47-50.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3
摘要:
采用滤料床工艺,对受污染的新沂河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粒径的滤料床对NH3-N和CODMn的去除能力大小不同,依次为细滤料床>中滤料床>粗滤料床,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8%,70%和47%,对CODMn的去除能力较低,分别为22%,15%和12%,但均可以去除其中的可生化有机物。在25~35℃时,3种滤料床对NH3-H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细滤料床抗温度的变化能力较强。
酸化油水解废水脱酸处理工艺研究
邓海强, 毛晖, 王立世
2009, 27(4): 51-53.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4
摘要:
酸化油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解废水有机物含量高且具有强酸性,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对酸化油水解废水处理工艺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酸化油水解废水脱酸处理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10,搅拌时间为15 min,温度为30℃是脱酸处理的最佳条件。
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毛国柱, 郭怀成, 高伟, 郁亚娟, 刘永
2009, 27(4): 54-57.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5
摘要:
基于WebGIS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的重要工具,该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公众交流平台和集成化管理平台。通过对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以及系统架构设计,建立了城市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管理信息系统(ComprehensiveIntegrated Method(CIM)for Urban Water Restoration(UWR)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简称UWR-CIM-MIS.)。UWR-CIM-MIS集成了基础数据库、模型方法库以及专家库,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决策参考,适于推广到城市或区域水体修复的规划与管理之中。
烟气污染治理
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
张涛
2009, 27(4): 58-61.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6
摘要:
主要介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情况,针对废水中Cr6+、F-、SS的处理,采用中和-还原工艺处理脱硫废水,使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出水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Orbal氧化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张扬, 陈豪, 宋英豪, 王化军, 张蔚
2009, 27(4): 62-64.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7
摘要:
Orbal氧化沟自1970年开发至今已有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但也存在着同时硝化反硝化不够稳定、脱氮除磷困难、运行能耗偏高等问题。通过采用增加内回流、推流与曝气转碟相结合和微孔曝气与推流相结合的运行方式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Orbal氧化沟工艺也朝着高效低耗的方向发展。
含油漆、油污、橡胶废钢焚烧烟气治理
张顺喜, 张剑, 杨洁
2009, 27(4): 65-67.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8
摘要:
针对含油漆、油污、橡胶废钢露天堆放焚烧产生烟气污染的特点,采用集气罩内焚烧废钢的焚烧方式与文丘里麻石水膜除尘器联合治理技术,可解决烟气污染问题。经运行测试表明:烟气中烟尘的去除效率在95%以上,排放质量浓度≤30 mg/m3;林格曼黑度为Ⅰ级,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一种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数值模拟研究
刘荣华, 李夕兵, 施式亮, 王鹏飞, 丘汉锋
2009, 27(4): 68-72. doi: 10.13205/j.hjgc.200904019
摘要:
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工作流场及有害物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排风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具有中部压力较低和提高抽吸能力的作用;新型旋风气幕式排风罩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扩散,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捕集有害物及以较小的排风速度排放有害物。
一种废机械油再生处理装置的设计
张贤明, 张春媚, 李川, 喻其炳, 杨兴胜, 刘先斌
2009, 27(4): 73-75.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0
摘要:
根据废机械油的资源循环利用需求,设计了一套废机械油再生处理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性能特点和结构组成原理。结合工厂试验测得此套机械油再生处理装置具有去除杂质、脱水、脱气和脱色的明显效果,对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意义。
用于气体消毒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研究
江超, 程来星
2009, 27(4): 76-78.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1
摘要:
利用微空心阴极放电的基本结构,设计了一款用于有毒气体消毒的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及其消毒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其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发现:利用该装置能够对挥发性有毒气体甲烷、苯进行有效的消毒,还能够用作臭氧发生器。
新型喷射鼓泡塔与传统鼓泡塔脱硫的性能比较
周晓东, 瞿畏, 杨春平, 甘海明, 陈宏, 余关龙, 贺迅, 陈芳
2009, 27(4): 79-82.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2
摘要:
以磷矿浆为脱硫剂进行烟气脱硫研究,比较了自主创新研制的中试规模环栅式喷射鼓泡塔与工业规模的日本千代田CT-121脱硫鼓泡塔的性能。结果表明:塔压降和脱硫剂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鼓泡塔采用三塔串联,控制磷矿浆pH值为3.5~4.2、操作压力为7 000~7 800 Pa时,脱硫效率维持在95%左右。环栅式喷射鼓泡塔维持单塔压降约在3 000 Pa左右,磷矿浆pH值在3.7~4.3时脱硫效率可达67%。环栅式喷射鼓泡脱硫工艺以磷矿为脱硫剂,脱硫除尘效果好,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能资源化利用废渣,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脱硫除尘技术。
固废处理
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原理及设备
刘星, 张兴文, 王栋, 于永海, 张硕
2009, 27(4): 83-86.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3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搅拌散气曝气的技术原理,并说明其相对传统主流微孔曝气技术的优良性和节能性特点。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具有曝气性能好,动力效率高,能耗低,工艺适应性好的技术特点。通过标准活性污泥法的工程实例,实际处理量为2.88×104~5.3×104m3/d的污水处理厂,BOD去除率达90%,处理单位水量的消耗电量为0.0732 kW.h/m3,与同类曝气设备的应用进展情况对比表明,搅拌散气曝气技术因其控制的灵活性和节能潜力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
氨法烟气脱硫工程中注氨的方式与方法
崔建祥, 赵焰
2009, 27(4): 87-90.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4
摘要:
介绍了氨法脱硫在安徽金源热电厂的应用中,通过合理的注氨方式来提高脱硫效率,若注氨位置或注氨控制方式不当会引起出口烟气逸氨超标。该项目采用的新型氨法脱硫工艺是将氨分别注入吸收塔及铵盐氧化罐,并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来控制脱硫系统注氨量,并采用变频注氨泵使注氨量能快速、准确地根据入口二氧化硫含量调节注氨流量,使氨法脱硫能经济有效地运行。
废铜熔化精炼过程烟尘治理系统设计
陈明元
2009, 27(4): 91-93.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5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铜加工原料的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废铜回收再利用已成为弥补铜加工原料不足的重要措施。熔炼设备一般以反射炉(竖炉、精炼炉)为主,原料来源比较复杂,有边角料、废电缆电线等,所以,废铜熔化、精炼过程产生烟尘中,有CuCl、CuO、ZnO、SO2、HCl、氯化盐覆盖剂、二恶英、油脂及炉子燃烧不完全的产物CO等,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根据烟气原始参数,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及工艺流程,使之达标排放。
糖厂废弃物糖滤泥研制多孔陶瓷材料
魏蔷薇, 焦宏涛, 高文元, 张玉苍
2009, 27(4): 94-97.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6
摘要:
对糖滤泥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加入黏土制备多孔陶瓷。结果表明:糖滤泥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优化得出糖滤泥与黏土的比例1∶2,最佳温度1 000℃下烧结1.5 h,得到主晶相为莫来石、石英和钙长石,孔径尺寸为1~10μm,孔隙率为26.38%,吸水率为17.30%,机械强度为22~26 MPa的多孔陶瓷,该多孔陶瓷有希望用于废水的过滤和分离。
环境评价
从造纸污泥中提取木质素制备缓蚀阻垢剂
蒋玲, 李淑勉, 董会超, 李占才, 王晓杰
2009, 27(4): 98-100.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7
摘要:
以造纸污泥为原料,用碱溶酸析法提取其中的木质素,对木质素进行磺化改性后,与有机磷、锌盐等进行复配,以提高缓蚀阻垢效果。探讨了主原料配比、药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药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该法制备的缓蚀阻垢剂性能较好,为造纸污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垃圾沉降对竖向堆高的垃圾填埋场的影响及处理方法设计
耿震, 蒋岚岚
2009, 27(4): 101-104.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8
摘要:
对垃圾体的沉降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竖向堆高设计的无锡市桃花山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对该工程基础即原工程垃圾体的沉降量计算和基础沉降危害的处理方法。
经验交流
粉煤灰对垃圾填埋场黄土垫层的改性试验
曾正中, 马力鹤, 南忠仁
2009, 27(4): 105-108. doi: 10.13205/j.hjgc.200904029
摘要:
通过击实、渗透试验得到粉煤灰改性-黄土的最佳配比为10%。对压实黄土和压实粉煤灰改性-黄土,分别用清水和渗滤液进行室内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在压实粉煤灰改性黄土中的渗透系数≤1.0×10-7cm/s,在压实黄土中的渗透系数≤1.0×10-5cm/s,前者可作为填埋场防渗垫层,后者可作为填埋场防渗保护垫层。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前者优于后者。
打印机墨粉燃烧特性的热分析
王景伟, 关杰, 吴雯杰, 徐金球, 白建峰
2009, 27(4): 109-112. doi: 10.13205/j.hjgc.200904030
摘要: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墨粉的表面特征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试样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燃烧热失重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墨粉一旦达到着火点燃烧剧烈,燃烧过程处在动力区的时间较短,化学动力反应区在500℃以下。墨粉有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特性,计算出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墨粉干法回收工艺过程燃烧防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基础数据。
集对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郭绍英, 张江山, 郑育毅
2009, 27(4): 113-116. doi: 10.13205/j.hjgc.200904031
摘要:
在集对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建立集对分析方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新模型。通过实例研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属性识别法以及改性属性识别法比较,集对分析方法评价模型严谨,计算简便,评价结果更合理、精细、稳定,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基于灰色-随机风险率方法的湖泊水质分析
李兴, 李畅游, 代文婕, 勾芒芒
2009, 27(4): 117-119. doi: 10.13205/j.hjgc.200904032
摘要:
湖泊水环境是一个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限制的复杂系统。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应用水质超标灰色-随机风险率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建立了单项参数评价模型和综合参数评价模型,分析湖泊入口断面水质存在的潜在风险性。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镉的Ⅴ类达标率仅为7.69%~23.89%,镉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硫化物和氰化物的Ⅲ类和Ⅴ类达标率都达到100%,所以几乎不受这两项指标的污染。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乌梁素海入口断面不同水质参数的污染强度和污染历时的变异过程,为湖泊水环境风险的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指标模糊权和协调性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于会彬, 栗越妍, 席北斗, 郭旭晶, 何连生, 苏婧, 许其功
2009, 27(4): 120-123. doi: 10.13205/j.hjgc.200904033
摘要:
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各指标权重的选择与权重的内涵存在着不确定性;同一指标的分级界点值差异显著,近似地呈现几何级数变化。基于以上这两种情况,构建基于指标模糊权和协调性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9标度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结合贝塔系数计算出指标的模糊权重。对评价标准及待评价地下水水质监测值进行对数变换,采用距离测度法来构造隶属函数,并对其进行求余,按最大隶属原则来评判地下水质量等级。应用此模型对徐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张集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20个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0%,符合饮用水的要求。与投影寻踪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