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1卷  第3期

水污染治理
不同曝气能耗对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的影响
黄伟飞, 舒英钢, 蔡璐, 斯昇亮, 金建华, 黄铁锋
2013, 31(3): 1-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1
摘要:
水蚯蚓原位消解污泥过程中,曝气参数的设定十分重要。为评价曝气能耗对水蚯蚓消解污泥的影响并设定适宜的曝气量,研究污水处理系统耦合水蚯蚓后不同曝气梯度下的运行情况,并对耦合水蚯蚓前后的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溶解氧最适范围为2~3 mg/L,曝气能耗约为0.19 kW.h/t;溶解氧高于3 mg/L时系统能效并无提高,且能耗增大。
液体旋流分离器压力损失的研究
邱传毅, 矫学成, 矫学真
2013, 31(3): 5-9.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2
摘要: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压力损失是衡量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过程能耗大小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择水泵扬程的依据。当前液体旋流分离器设计过程还缺少具体量化的理论依据。通过液体旋流分离器的性能实验,得出液体旋流分离器各部结构尺寸、形状、相对比例对压力损失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结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液体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汇总出一般常用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具有一般性。
膜生物反应器中EPS的提取方法
李继宏, 单士亮, 李亮, 胡筱敏, 董怡华
2013, 31(3): 10-1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3
摘要: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的活性污泥为对象,以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的提取量作为污泥中附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提取总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了加热法、超声法、NaOH+甲醛法、高速离心法、蒸汽法、硫酸法等6种不同方法对B-EPS提取的最优条件;并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对B-EPS提取总量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佳B-EPS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高速离心提取法、蒸汽提取法、硫酸提取法对B-EPS的提取总量较低;NaOH+甲醛法对B-EPS的提取总量虽然较高,但易导致测定出现误差,且抽滤时有结晶,影响操作;加热法对B-EPS提取效果较好,对细胞破坏程度小,且操作过程简单。因此,确定加热法为B-EPS的最佳提取方法。
晶硅切割废砂浆回收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陈天明, 张雁秋, 霍明健
2013, 31(3): 15-17.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4
摘要:
晶硅切割砂浆中含有聚乙二醇(PEG)和碳化硅,可回收资源。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仍然含有PEG和碳化硅,以致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差。工程设计采用"预沉淀+混凝沉淀+气浮+催化氧化+A/O生化"处理工艺,经过5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COD、SS可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石灰沉淀法对重金属矿坑水中氟离子的去除
马士成, 何绪文
2013, 31(3): 18-20.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5
摘要:
为揭示石灰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矿坑水中氟离子的规律,以含氟矿坑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混凝剂投加、沉淀时间、反应初始pH、石灰投加量等操作条件对氟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沉淀法处理矿坑水过程中,聚合氯化铝的投加对氟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当沉淀时间为2 h时氟去除率可达50%;随着初始pH的升高,石灰沉淀法对矿坑水中氟离子的去除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当石灰投加量高于3 g/L时,随着石灰投加量的增加,氟离子去除率显著提高。
含铬废水的处理技术及机理简述
王芳芳, 孙英杰, 封琳, 刘振龙
2013, 31(3): 21-2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6
摘要:
介绍了废水中六价铬的来源及存在形态,以及处理含铬废水的物理、物化、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工艺,并对各种工艺的机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展望含铬废水的治理前景。
孤岛油田二元驱采出水破乳除油技术研究
徐闯, 徐鹏, 王刚, 张守献, 汪卫东
2013, 31(3): 25-27.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7
摘要:
分析了孤岛油田二元驱污水特性,针对其乳化油较多,粒径大小分布不均,且较稳定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大锯齿结构特征的反相破乳剂分子结构,并合成新型高效反相破乳剂WRD-34,评价了药剂的除油性能。在孤岛孤四联合站应用此新型反相破乳剂开展破乳除油现场试验,二元驱污水的破乳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含油量由处理前的514~1 202mg/L降低到13.2~54.0 mg/L。
新型钙铝石类水处理剂对冶炼综合废水中阴阳离子的同步去除研究
卢宇飞, 付东康, 吴广安, 吴绍祖
2013, 31(3): 28-32.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8
摘要:
制备了一种主要成分为12CaO.7Al2O3的层状结构的新型钙铝石类水处理剂,并针对某种冶炼综合废水开展了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结果表明:投加占废水质量5‰~7‰的药剂,可将冶炼综合废水中的Zn2+、Cd2+、Ca2+、SO24-分别以Ca2ZnSi2O7、Cd2OSO4、CaSO4.2H2O的形式同步去除,去除率分别可达50%~60%、80%、100%。离子去除率与药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值、废水初始离子浓度等因素总体上均呈正相关。出水水质不仅满足达标排放标准,而且基本达到或接近工业循环冷却水回用标准。
微电解-H/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
万田英, 代清秀
2013, 31(3): 33-3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09
摘要:
某染料厂采用微电解-H/O-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工程设计规模为高浓度有机废水30 m3/d、低浓度有机废水7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ρ(COD)≤100 mg/L,ρ(苯胺)≤1 mg/L,色度≤50倍,ρ(氨氮)≤15 mg/L,pH为6~9,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一体化MBR池技术改造设计
程文, 蒋岚岚, 张万里
2013, 31(3): 36-38.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0
摘要:
通过对无锡市新城污水处理厂现状一体化MBR池建(构)筑物、工艺设备、管路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物处理段的水力流态,降低能耗,改良污泥回流方式,增加膜池可用面积。整个技术改造的完成,满足了工艺设计要求及建设方提出的标准。
腈纶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马士成, 何绪文
2013, 31(3): 39-41.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1
摘要:
腈纶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高氨氮废水。为评价电化学氧化法对腈纶废水深度处理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建立腈纶废水处理中试装置,考察了其对经AO生物处理后腈纶废水中COD、氨氮、总氮、BOD5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其运行能耗。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中试装置对经生物处理后腈纶废水中COD去除率为39.2%。稳定运行后,该装置对废水中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00%与75.1%。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的COD、氨氮浓度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电化学氧化处理不能显著提高腈纶废水的可生化性。
ABR-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印染废水与工程应用
王宗华
2013, 31(3): 42-4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2
摘要: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接触氧化-气浮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ABR停留时间12h,接触氧化COD容积负荷为0.6 kg/(m3.d),经脱色气浮后出水COD、色度等指标均能达到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且运行效果稳定,费用较低。
烟气污染治理
厌氧发酵沼气提纯技术研究进展
周宗茂, 谢丽, 罗刚, 徐竟成, 周琪
2013, 31(3): 46-50.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3
摘要: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50%~70%和二氧化碳(CO2)30%~50%,是一种可持续有价值的能量来源。随着矿石燃料的枯竭,沼气利用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沼气提纯到甲烷含量90%以上可取代天然气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沼气提纯在工业上主要通过变压吸附、吸收或膜分离等技术实现CO2的去除,也有研究者探索了原位沼气提纯技术,即在厌氧反应器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实现沼气提纯,为现阶段沼气提纯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系统关键技术的优化应用
马良
2013, 31(3): 51-5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4
摘要: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系统在运行中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生产的均衡稳定。通过进行工艺、设备改进,优化应用蒸发冷却器喷淋水水质提升、蒸发冷却器桶壁高效化清理技术、电除尘器泄爆控制技术、电除尘器电场劣化控制技术、电除尘器阴极线在线更换技术等关键技术,逐步完善原技术的固有缺陷,有效解决了各类问题。通过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系统关键技术的优化应用,实现了设备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使其运行效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内外同行的最好水平,同时使得原转炉煤气干法除尘回收技术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
单级高速离心风机在350MW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李红星, 陈活虎, 俞基宏, 陈池
2013, 31(3): 55-57.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5
摘要:
火力发电厂脱硫氧化风机常采用罗茨鼓风机,但其存在效率低、能耗高、噪声大的不足。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以其环保、高效、低噪等优势在市政水处理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在脱硫中很少使用。通过工艺对比和对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替代罗茨风机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完成改造。改造后结果表明: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完全可替代脱硫罗茨风机,可实现节能,同时不改变脱硫石膏的品质,且可降低噪声水平。
文丘里填料脱硫塔设计与实验研究
林奇
2013, 31(3): 58-62.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6
摘要:
借助非平衡级模型设计了文丘里填料脱硫塔,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设计的文丘里填料脱硫塔,在pH>6、L/G>5的情况下,脱硫效率可以达到72.9%以上;经过调优,在pH值为7、液气比为7.33的情况下,吸收塔脱硫效率最高达95.5%。研究结果证实,与目前的主要中小型脱硫工艺相比,该工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可以维持较高的脱硫效率,具有一定的工业推广意义。同时,提供的研究方法对文丘里填料脱硫塔的工业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电袋复合式除尘在煤矸石电厂中的应用
石建宁, 郭建林, 薛晓文, 杜鹃
2013, 31(3): 63-6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7
摘要:
通过对目前电厂常用除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以宁夏宁东煤矸石电厂双电双袋除尘器为例,详细列出其设计参数、运行工况、烟尘排放浓度及除尘效率,分析其除尘效果,得出电袋复合式除尘有机地结合了电除尘和袋式除尘的优点,具有耗电量低、治理成本低、适应性强,不受煤种、烟尘特性影响,除尘效率高的优点;煤质较差的煤矸石电厂采用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烟尘排放浓度可稳定达到50 mg/m3的标准,满足GB 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但要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尘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的标准,则应进一步优化运行方式,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方可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脉冲调制介质阻挡放电和催化联用技术降解甲苯
朱双龙, 胡涛, 钟方川
2013, 31(3): 66-70.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8
摘要: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利用脉冲调制介质阻挡放电和催化联用技术降解甲苯,对比分析了连续放电和脉冲调制对去除甲苯的影响;研究了脉冲调制后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的能量效率,比较了两种情况下的臭氧浓度以及中间产物的不同。结果表明:脉冲调制有效提高了甲苯的降解能效,其能量效率几乎是连续放电时的2倍~3倍;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能量效率是没催化剂的1.5倍~2倍,臭氧浓度明显降低,结焦产物中含苯环的衍生物的量少于无催化的结焦产物。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李国平, 胡志军, 李建军, 杨振亚, 何忠, 王志良
2013, 31(3): 71-7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19
摘要: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废气治理的净化效果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有机废气的协同作用机理,阐述了反应器结构、催化剂参数、电参数以及工艺参数等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等离子在卷烟厂除异味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张彩峰, 赵龙章, 曲萍
2013, 31(3): 76-80.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0
摘要:
卷烟厂中存在很多醛,酮有害气体,会大大降低工作环境的质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在高压直流上叠加高频电压交流脉冲的基础上调节可变电容改变电路阻抗的方法改进等离子体除异味装置。在高频高压脉冲电源下,利用可变电容与交直流叠加技术,产生高频高压快速上升沿的交流脉冲,改变负载回路上的阻抗,比较品质因数不同情况下产生的等离子,满足产生更佳低温等离子体的需求。经仿真实验结果和烟厂异味气体的成分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达到除异味的理想效果,使工作环境得到更大更好的改善。
高炉煤气高效曲板脱水装置的试验研究
丁志江, 刘赫, 肖立春, 肖林
2013, 31(3): 81-8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1
摘要:
提出了一种降低机械水含量的新型脱水装置,针对曲板脱水装置内两相流动复杂的问题,在改变结构和运行参数的情况下对曲板脱水装置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脱水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曲板脱水装置的最佳气流速度为1.75~2.25 m/s,曲板间距为5~7.5 mm,斜板长度为200~250 mm,液气比为0.2~0.25 L/m3,水雾粒径为100~500μm时,可以获得最高脱水效率和最小压力损失。
动态沉降分离电石渣脱硫浆液中黑色悬浮物质的实验研究
杨有余, 盛海强, 余云琦, 程常杰, 莫建松
2013, 31(3): 85-89.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2
摘要:
电石渣脱硫浆液中存在沉降速率低于二水硫酸钙的黑色悬浮物质,严重影响脱硫石膏真空过滤,在浆液沉降装置中,对动态沉降分离电石渣脱硫浆液中的黑色悬浮物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搅拌转速在30~70 r/min,可实现电石渣脱硫浆液动态沉降分层,搅拌转速为60 r/min时,浆液分层最佳;虹吸分离上层黑色悬浮液,黑色物质去除率可达到70%,在相同的过滤工艺条件下,浆液过滤后滤饼含水率可降低3%~5%;浆液中黑色物质含量低于3 g/L时,进一步降低浆液中黑色物质的含量,对提高浆液脱水性能作用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金属氧化物组合改性活性焦脱硝性能的研究
周亚端, 向晓东, 熊友沛, 蒲帅, 冉姝, 胡文兵
2013, 31(3): 90-92.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3
摘要: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焦,实验分析了不同氧化物组合对活性焦改性后的脱硝性能影响。在实验中,用于改性的氧化物分三组:CuO和Fe2O3,CuO和CeO2,CuO和Cr2O3。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组合改性活性焦的脱硝性能明显高于单一氧化物改性活性焦。在150℃反应温度下,CuO和Fe2O3组合改性活性焦脱硝率为96%。
吸附法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陆豪, 吴祖良, 高翔
2013, 31(3): 93-97.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4
摘要:
吸附法是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简单、能耗低、净化效率高等优点。吸附剂的选择是VOCs净化的关键,同时如VOCs分子结构、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净化效果。重点介绍了不同吸附剂对VOCs的净化,分析了影响VOCs吸附的其他因素,并展望了吸附法净化VOCs的研究方向。
水泥行业PM_(2.5)研究进展
韦琳, 刘阳生
2013, 31(3): 98-102.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5
摘要:
近期,细粒子PM2.5造成的严峻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水泥生产大国,排放了大量的粉尘和烟尘。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泥行业PM2.5的研究进展,总结了PM2.5的来源及危害、排放现状、采样方法及其控制技术,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固废处理
热闷钢渣用单轨移动罩车的设计
陈玲, 刘瑱, 彭亦明, 周然
2013, 31(3): 103-10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6
摘要:
根据钢渣热闷工艺要求进行单轨移动罩车的结构设计与行走装置的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及理论力学分析计算此罩车的配重及质心,使罩车与导向装置接触处的压力最小,且罩车施加给低地轨的横向静摩擦力最小。通过此方法设计的单轨移动罩车能大大改善钢渣热闷厂房的工作环境,减少厂房的腐蚀,提高厂房屋顶的寿命周期。
印染污泥特性及其掺煤焚烧处置的环境影响研究
龚丽芳, 马迎辉, 陈繁忠, 吴浩亮, 杜伟志
2013, 31(3): 106-109.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7
摘要:
对佛山6家印染厂污泥的基本性质和重金属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染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对照农用污泥污染物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标准,Cr、Ni、Cu、Zn不同程度超标,说明印染污泥既不能农用,也不能混合填埋。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远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限值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单独焚烧用泥质的污染物限值。污泥与煤掺混焚烧烟道气中二恶英浓度在0.0125~0.022 ngTEQ/Nm3,远低于GB 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和GB/T 24602—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限值。
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研制
马蔷, 王奎升, 李秀金, 朱保宁
2013, 31(3): 110-112.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8
摘要: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研制了一种用于好氧发酵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主要包括主体结构设计,支承装置的设计计算,传动装置的功率选用,进、出料装置的功能研究等。为保证滚筒式反应器发挥最大功用,在滚筒内壁增设抄板并设计了抄板的结构形式、布置情况及安装位置,用以延长生活垃圾在滚筒内的停留时间,使好氧发酵更为充分。
BSSF滚筒法钢渣处理技术发展现况研究
李嵩
2013, 31(3): 113-115. doi: 10.13205/j.hjgc.201303029
摘要:
介绍了BSSF滚筒法渣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通过对主体设备的不断优化完善及工艺系统的再次开发,对钢渣黏度适应性增强,钢渣处理率从30%提高到85%,系统运行稳定,为钢渣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符合当今社会对环保及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
马刚平, 岳昌盛, 王荣, 刘慧慧, 孙丽蕊, 孟立滨
2013, 31(3): 116-117.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0
摘要:
采用进口移动式破碎-磁选-筛分设备,将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并掺入制备混凝土、干混砂浆、道路无机混合料。检测结果表明,再生制品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比例可达到50%以上。
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堆山及覆盖工程实例
李卓, 李冶婷, 张小刚, 刘德涛
2013, 31(3): 118-121.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1
摘要:
填埋场堆山及覆盖工程是指垃圾从地面向上填埋作业,至设计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高度的过程。为避免堆体沉降过大对堆体的稳定造成影响,根据勘察报告对垃圾填埋区进行的沉降分析,利用陈腐垃圾对沉降最大区域进行压实、垫高,保证垃圾堆体压实密度大于0.9;为减少渗沥液的产生保证渗沥液、沼气收集及导排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采用基础构建的方式减少填埋作业面,从而减少雨季雨水的渗入;待堆体形成后,通过在堆体顶部及边坡铺设防渗及导排层对渗沥液和沼气进行疏导和收集,降低渗沥液和沼气对堆体稳定以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铺设生态恢复层,美化环境。
环境材料对污染土壤中Pb、Cd和As的吸附解吸研究
章智明, 黄占斌, 单瑞娟, 冯园园, 杨静超, 刘雨尘
2013, 31(3): 122-126.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2
摘要: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环境材料沸石(FS)和蛇纹石(SS)在不同pH值下对土壤Pb、Cd、As的吸附与解吸结果,探索环境材料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对于Pb(Ⅱ)、Cd(Ⅱ)污染土壤,土壤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在酸性条件下,SS促进土壤对Pb(Ⅱ)的吸附;在碱性条件下,FS促进土壤对Cd(Ⅱ)的吸附;同时SS与FS使土壤对Pb(Ⅱ)和Cd(Ⅱ)的解吸量大幅度降低。SS促进土壤对AsO-2的吸附,但该吸附量与pH变化无关;SS对AsO-2的解吸量影响不大,且该解吸量随pH升高而升高。SEM分析可知,FS与SS吸附重金属后形态变化显著。可见所用的环境材料对重金属Pb、Cd、As有明显的固化作用。
监测与评价
灰色关联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张朝升, 张可方, 尚晓博, 荣宏伟, 张英民
2013, 31(3): 127-131.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3
摘要: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和其处理技术的特点,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南方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案的优选。该城市2020年的预计生活垃圾产生情况:总人口为131.5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04.5 t/d,其中可回收垃圾量为483.5 t/d。拟采用备选方案:方案1为卫生填埋;方案2为分类资源化,可回收垃圾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卫生填埋;方案3为分类资源化,可回收垃圾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焚烧。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计算,求得灰色关联度ε2>ε3>ε1。结果表明,方案2为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案;表明灰色关联法简易可行,利用其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保定市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要杰, 张越
2013, 31(3): 132-134.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4
摘要:
基于保定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4层12个指标8种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对氧化沟工艺、CASS工艺、UNITANK工艺、百乐克工艺、CAST工艺、A2/O与百乐克结合工艺、倒置A2/O工艺、A2/O工艺8种处理工艺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8种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ASS工艺的分值最高。
SPE-RRLC-MS/MS法测定制药废水中青霉素G
李再兴, 张非非, 左剑恶, 王勇军, 陈平, 周崇晖, 余忻
2013, 31(3): 135-138.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5
摘要:
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RRLC-MS/MS)测定制药废水中青霉素G残留的方法。水样以30%硫酸锌+20%亚铁氰化钾作为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后,上清液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以0.01 mol/L乙酸铵溶液(加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经Agilent Plus C18柱分离后,在串联质谱ESI(+)源下进行MRM检测。该方法的青霉素G检出限(S/N=3)为0.02μg/L,目标物在0.002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在0.20,1.0,2.0μg/L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74.6%~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4.49%~8.17%。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定性定量准确,可满足制药废水中青霉素G残留检测的要求。
高斯烟团模型在石化类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李冰晶, 仝纪龙, 潘峰, 马卫东, 付金杯
2013, 31(3): 139-143.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6
摘要:
利用高斯烟团模式对某石化项目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并对主要计算参数进行选取和设定,重点介绍了源强确定的思路,进而对项目中120万t/a延迟焦化装置的脱硫装置发生特大灾害性事故状态下的硫化氢泄漏进行模拟,最后确定安全距离为下方向250 m。介绍了高斯烟团模型适用性以及其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步骤,对今后确定事故状态下装置的安全距离以及高斯烟团模型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种钢渣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纪兰, 王凡
2013, 31(3): 144-146. doi: 10.13205/j.hjgc.201303037
摘要:
利用蒸馏装置蒸出钢渣中的氯离子,使用硝酸汞滴定方法进行滴定,选用两种钢渣,在不同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分析测定的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操作,重现性和准确性都比较高,作为钢渣中氯离子的测定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