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1卷  第2期

水污染治理
无锡城北污水处理厂MBR系统运行效果分析与探讨
蒋岚岚, 龚兆宇, 胡邦, 陈豪, 杨薇兰, 陈虎
2013, 31(2): 1-4.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1
摘要:
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是太湖流域较早采用MBR工艺的大型污水处理工程。对污水处理厂MBR工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进水污染物浓度有较大波动,但其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可全年达标。介绍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超细格栅堵塞、离线清洗池药剂消耗、产水量波动严重等问题及相应的改造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MBR工艺的设计提出建议。
呼和浩特市可镇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葛诚, 沈晓铃, 李大成
2013, 31(2): 5-7.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2
摘要:
呼和浩特市可镇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1.0×104m3/d,远期总规模2.5×104m3/d。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组合式A2/O生化池+砂滤,污泥处理采用污泥贮池+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尾水采用液氯消毒,设计出水水质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总结分析了工艺设计的技术特点。同时阐述了针对低温条件下的运行保障措施和要求,为寒冷地区同类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锰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全玉莲, 李方宇, 曹东杰, 康春莉
2013, 31(2): 8-1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3
摘要:
以无机盐无水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锰离子掺杂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高压汞灯的光源照射下对河北省某造纸厂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Mn2+/TiO2光催化剂的热处理温度、掺杂量、用量及溶液pH值、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460℃热处理1h的Mn2+/TiO2光催化效果较好,在进水ρ(COD)为400 mg/L,初始pH值为4.0、光催化剂用量1.5g/L、光照时间9h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0.3%。经深度处理的造纸废水,可实现达标排放。
购物中心综合污水处理工艺改造
管锡珺, 徐秀丽, 王卫刚
2013, 31(2): 12-13.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4
摘要:
分析某购物中心综合污水现有处理工艺的缺陷和潜力,通过调整出水回流,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一级改造为二级,调节鼓风量,设计能力由300 m3/d提高到400 m3/d,废水进水水质ρ(COD)由500 mg/L提高到1 083~1 146 mg/L,改造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ρ(COD)为126~140 mg/L,COD去除率为87%~93%,出水水质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一种洗车废水净化回用新技术及应用
杨文海, 路志强, 路金喜
2013, 31(2): 14-16.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5
摘要:
设计一种以专利技术污水净化器为核心用于洗车废水净化回用的小型一体化技术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备构造和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而且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运行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城市污水管道入流入渗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盛政, 刘旭军, 王浩正, 毛楠, 董鲁燕
2013, 31(2): 17-2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6
摘要:
入流和入渗(inflow and infiltration)会导致管道中水量超过设计水量,是导致污水管道溢流的主要原因。由于管道埋藏于地下,入流和入渗时间和位置随机性强,难于及时发现入流和入渗的位置和原因。目前国外的排水研究和管理人员利用在线监测技术获取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分析水量变化规律,并利用烟道测试等检测手段寻找入流入渗源。对排水管道入流入渗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及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手段进行了综述,并以国内某城市实际监测数据为例进行入流入渗的分析,可为国内排水管网监控管理提供借鉴。
氧化沟工艺低氧同步脱氮启动研究
左椒兰, 李奕君, 苏子杰, 张海, 郭紫波, 陆谢娟, 章北平, 罗凡
2013, 31(2): 22-26.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7
摘要:
在常温条件下,采用小试Pasveer氧化沟处理低C/N实际污水,通过控制好氧区平均ρ(DO)为0.2~0.4 mg/L,保持好氧区与缺氧区体积比为1∶1,成功实现低氧脱氮过程。其中,模式1先接种好氧污泥并逐渐降低好氧区DO,然后接种缺氧污泥;模式2初始阶段保持低氧环境,并直接接种好氧和缺氧混合污泥。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均能成功启动低氧脱氮并保持较高的脱氮率;同时,当C/N值为1.94时,氨氮去除率较高;当C/N值为3.00时,总氮去除率较高,低氧低碳条件下脱氮效果较好。
植物滞留系统中草本植物对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美英, 杨晓华, 郭亚男, 姜荣
2013, 31(2): 27-30.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8
摘要:
以黑麦草、地毯草、高羊茅和早熟禾为研究对象,研究4种草本植物在植物滞留系统中不同介质、不同入口浓度下对城市非点源(人工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磷的富集能力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对人工降雨径流中的磷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TP平均去除率在60.24%~83.56%。不同草本植物去除人工降雨径流中TP的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早熟禾>黑麦草>地毯草>高羊茅。其中,对于同一种草本植物同样的入口浓度情况下,沙土Ⅱ为最佳土壤介质,具有最佳的去除磷能力。4种草本植物对磷的去除率随入口浓度的增加,去除率也随之增加。4种草本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为2.27~5.92 mg和4.33~6.46 mg;其中黑麦草磷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地毯草,最低的是早熟禾。综合考虑污染物去除率和磷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量,交替种植早熟禾和黑麦草可提高植物滞留系统去磷能力且有利于延长系统寿命。
抗生素化学合成生产废水可生化性改善试验研究
邹利华, 郑炜, 王丽亚, 刘锐, 李荧, 陈吕军
2013, 31(2): 31-34. doi: 10.13205/j.hjgc.201302009
摘要:
采用水解酸化与Fenton试剂分别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化学合成废水的厌氧出水,并采用MBR验证其生化性的改善。试验表明:在废水ρ(COD)平均为4 084 mg/L时,水解酸化COD去除率平均为26.2%,ρ(BOD5)/ρ(COD)从0.23提高到0.31,但无法保证MBR出水ρ(COD)<120 mg/L。Fenton试剂反应条件为:ρ(H2O2)=5 000 mg/L,ρ(Fe2+)=4 000 mg/L,pH=7,反应时间1 h,COD去除率达50%。混合废水经MBR处理后,出水ρ(COD)平均为98.4 mg/L,可稳定达《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絮凝沉淀法处理电解金属锰废水的研究
钟琼, 王朝明, 蔡宏辉, 宿鹏浩
2013, 31(2): 35-37.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0
摘要: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电解金属锰废水,主要研究水力条件、最佳混凝剂、助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组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为90 mg/L,聚丙烯酰胺为50 mg/L。当pH=9.0时,采用先无机再有机的投加混凝剂的顺序,水力条件工艺控制为先加无机混凝剂慢速搅拌1 min,再加有机助凝剂快速搅拌2 min,效果为最佳。
热活化对海泡石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性能的影响
林鑫, 胡筱敏
2013, 31(2): 38-4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1
摘要:
以海泡石粉末为原料,对其进行热活化处理,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吸附剂用量、废水初始pH、温度等对模拟含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400℃热活化后,海泡石的比表面积由247.797 m2/g增加至305.849 m2/g,热活化海泡石对模拟含油废水中COD的吸附等温式符合Freundlich方程。
活性炭催化双氧水氧化处理分散橙结晶废母液
王密灵, 刘师卓, 陈泉源
2013, 31(2): 42-45.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2
摘要:
采用Fe2+/H2O2、活性炭(AC)/H2O2和AC/H2O2/Fe2+三种氧化体系对高浓度、高酸度和高盐分的分散橙结晶废母液进行处理,探讨了H2O2投加量、n(H2O2)/n(Fe2+)比值和初始pH对TOC去除率影响,比较三种氧化体系对TOC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AC/H2O2/Fe2+氧化体系对TOC去除率最高,AC/H2O2氧化体系对色度去除率最高。即使在强酸环境中下,AC对H2O2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可多次重复利用。AC/H2O2氧化体系为分散橙结晶废母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诱导结晶反应器运行性能研究
熊娅, 阎中, 陈坚, 张国臣, 王凯军
2013, 31(2): 46-48.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3
摘要: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将流化床和固定床两种诱导结晶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含铜浓度为20 mg/L时,流化床反应器出水含铜量为0~2 mg/L,出水含铜量在0~11 mg/L;利用SEM-EDS可以发现,流化床形成的结晶产物生长致密、晶形明确、产物纯度高,固定床形成的结晶产物在载体表面分布不均、结构疏松,纯度较低。
烟气污染治理
不锈钢电炉烟气冷却与除尘工程实践
董彩虹, 王海涛
2013, 31(2): 49-52.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4
摘要:
介绍了不锈钢电炉烟气的冷却降温方法设计参数,技术特点以及除尘系统的组成、每种设备的规格性能,特别是对脉冲除尘器做了详细阐述。对不锈钢电炉除尘工程的设计、管理,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SDA脱硫工艺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顾兵, 何申富, 姜创业
2013, 31(2): 53-56.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5
摘要:
介绍了沙钢集团4号360 m2烧结机全烟气脱硫项目的工艺选择、脱硫原理、工艺流程及投产后生产情况,通过对生产后运行分析,认为旋转喷雾干燥法(SDA)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工艺,适合作为烧结烟气脱硫的主工艺进行推广。
软锰矿浆烟气同步脱硫脱硝资源化利用新工艺
廖兵, 伍碧, 孙维义, 丁桑岚, 苏仕军
2013, 31(2): 57-6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6
摘要:
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开发高效、经济的同步脱硫脱硝技术是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同步脱硫脱硝技术存在的氧化剂成本较高和产物不能资源化利用等突出问题,提出了软锰矿浆烟气同步脱硫脱硝,并副产硫酸锰和硝酸锰的资源化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软锰矿浆可以有效的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反应产物分别为硫酸锰和硝酸锰。在烟道中注入臭氧,将难溶于水的NO快速氧化为NO2,可大大提高脱硝效率,在O3/NO=1.2的条件下可以达到72%的脱硝率、90%的脱硫率和85%的锰浸出率;吸收液经过空气氧化除铁和加入铜试剂除重金属后,结晶分离溶液得到的硫酸锰和硝酸锰可分别达到HG/T 2962—1999标准的硫酸锰产品和HG/T 3817—2006标准的工业硝酸锰产品要求。该工艺实现了SO2和NOx污染治理与低品位软锰矿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的,为SO2和NOx的资源化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提高工业微细粉尘捕集效率研究
王成福
2013, 31(2): 62-65.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7
摘要:
传统的除尘方式难以控制工业微细粉尘的排放,是引起我国多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PM2.5排放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常规除尘器存在问题与微细粉尘荷电捕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前置烟道放置电凝并器、前级电场电极优化配置、末级电场采用转动极板、配套使用高频电源或脉冲电源的治理方案,是有效捕集工业微细粉尘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分析了影响电收尘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为研发新一代静电除尘器提供理论指导。
复合生物法净化SVE尾气研究
于妍, 林娜娜, 贾建丽, 竹涛, 吴锟, 何绪文
2013, 31(2): 66-7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8
摘要:
鉴于目前土壤修复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相抽提系统技术(SVE)相应尾气净化技术的缺失,为有效提高气相抽提系统技术后端尾气净化效率,提出采用复合生物法净化SVE尾气。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以活性炭为主要填料,利用焦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接种挂膜研究了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模拟气体的净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气流量、停留时间、入口浓度、入口体积负荷),并将复合生物法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反应器的去除效率随进气流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气体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入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反应器的体积去除负荷随入口体积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生物过滤反应器能有效去除甲苯废气,且去除效果优于活性炭吸附法。
石煤提钒工艺中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
凌海波, 李政, 王坎
2013, 31(2): 72-75. doi: 10.13205/j.hjgc.201302019
摘要:
介绍了传统钠法焙烧石煤提钒生产工艺的原理及烟气污染物产生和治理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焙烧工艺及烟气污染防治技术,阐述了工艺原理,并与传统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中试试验报告及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针对烟气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旨在为石煤提钒企业在烟气污染物治理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超声波浸渍法制备V_2O_5-WO_3/TiO_2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
郭坤, 宋存义, 常冠钦, 张闻涛
2013, 31(2): 76-79.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0
摘要: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传统浸渍法制备一系列V2O5-WO3/TiO2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与普通浸渍法相比,超声波浸渍法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拓宽催化反应的温度窗口。超声波浸渍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时间增加,催化剂脱硝效率也随之提高。超声波功率增加,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先提高后降低。在超声波频率28 kHz,超声波功率400 W,超声作用时间1.5 h,超声水粉比为100 mL H2O/10 g TiO2的条件下,制得的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脱硝效率接近100%。通过SEM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超声波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在载体上分散更加均匀。
固废处理
炉排炉垃圾焚烧控制策略
邹包产, 韩秋喜, 王文凯, 高建东, 李鹏
2013, 31(2): 80-82.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1
摘要:
结合天津泰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贯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希格斯机械炉排炉的应用,介绍了炉排炉焚烧线工艺流程,并重点分析了炉排炉焚烧线中一次风、二次风、给料及炉排速度等系统的控制策略。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堵塞问题探讨
孙晓杰, 王思明, 赵孝芹, 王嘉捷, 赵由才
2013, 31(2): 83-86.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2
摘要:
针对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的堵塞问题,研究并探讨了堵塞原因和堵塞治理、预防措施。结果表明:渗滤液中有机悬浮物在矿化垃圾表层的截留与吸附是造成矿化垃圾反应床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该文试验条件下,二级串联工艺中,第一级反应床的表层总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有机碳从最初的9.4%提高到发生堵塞时的10.7%;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含量则维持在9.4%~9.5%。第二级反应床表层和中部垃圾的总有机碳分别维持在9.2%~9.5%和9.0%~9.4%,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矿化垃圾累计降解污染物的量,提出了矿化垃圾极限负荷和临界负荷的概念。
碳氮比对厨余垃圾堆肥腐熟度的影响
张红玉
2013, 31(2): 87-9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3
摘要:
以厨余垃圾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N比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pH、电导率(EC)、腐植酸光学特性(E4/E6)、固相C/N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只有C/N为21(T4)的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和腐熟的要求,其余3个处理均达到腐熟;建议采用C/N为17的方案,厨余垃圾和秸秆按照湿基质量9∶1的比例进行堆肥;如果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可采用C/N为19的方案,此时厨余垃圾和秸秆湿基比例为5.7∶1。
电镀污泥中重金属酸浸条件试验
全桂香, 严金龙
2013, 31(2): 92-95.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4
摘要:
酸浸条件的选择是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关键。以盐城市某企业含铜镍电镀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酸浸条件对重金属铜镍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硫酸浸出效果优于盐酸和硝酸,其最佳浓度为1.5 mol/L;污泥粒径越小,其重金属浸出率越高;升高浸取温度可以显著提高浸出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5及45℃条件下,1.5 mol/L的硫酸溶液对粒径为100目的电镀污泥中铜、镍2 h后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59%和91.60%。
重金属污染土壤微波玻璃化技术研究
王贝贝, 朱湖地, 陈静
2013, 31(2): 96-98.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5
摘要:
采用微波技术对土壤中Cd进行玻璃化固定研究,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助熔剂硼砂和微波敏化剂活性炭对玻璃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辐照时间和增大微波功率,土壤外观发生明显团聚结晶的玻璃化现象,Cd的固定率显著升高。微波(539 W)辐照5 min,Cd的固定率可达95%以上。硼砂可显著降低土样的熔融温度,从而缩短微波时间,降低能耗。添加活性炭显著提高Cd的固定率而粒径对Cd的固定率影响不显著。微波作用形成的玻璃体结构致密结实,Cd的浸出浓度满足国家标准限值,使得污染土壤资源化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接种比例对酒糟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蔡玮玮, 张笑, 王利红, 汪群慧
2013, 31(2): 99-103.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6
摘要:
采用酒糟与餐厨垃圾作为混合发酵物料,并接种消化污泥进行厌氧干式发酵,比较接种比例(inoculum to substrate ratios,ISRs)(VS质量比)分别为0.5、0.8、1.0、2.0时的甲烷产率和产量、体系VFA、碱度、游离氨等指标。结果表明:接种比例的提高可有效提高甲烷产生速率,缩短发酵周期,减弱较高浓度VFA引起的抑制作用。当ISRs=1.0时产甲烷效果较好,累计产甲烷率为222.58mL/g,VS去除率达83.4%,继续增加接种比例对发酵效果影响不显著。此外,试验中适宜的VFA/碱度值为0.3~1.2,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抑制产甲烷过程。
沸石生物基材料促进污泥消化工艺研究
彭燕, 何国伟, 黄晓武, 郑妮雅, 刘灵辉
2013, 31(2): 104-108.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7
摘要:
将活化沸石在厌氧状态下进行生物膜挂膜,制成沸石生物基材料并将其运用于城市剩余污泥消化中,研究沸石生物材料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生物基材料对污泥总固体量和挥发性固体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在50.4%~62.8%和56.8%~81.4%,其中粒径为200目的风干沸石生物基材料对污泥总固体减重率高达62.8%;对污泥上清液中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且稳定,沸石生物基材料在风干状态下对污泥消化的促进效果更佳。
电石渣中杂质对亚硫酸钙氧化及石膏浆液脱水性能影响
尹传烈, 杨有余, 吕应兰, 盛海强, 刘学炎, 莫建松
2013, 31(2): 109-114.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8
摘要:
为了考察电石渣中杂质(Na2S、SiO2及铁、镁、铝的氧化物等)在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对亚硫酸钙氧化及石膏浆液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亚硫酸钙氧化反应装置,对亚硫酸钙氧化及石膏浆液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浆液中Na2S浓度越高,亚硫酸钙氧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Na2S浓度高于10.0 mmol/L时,浆液中亚硫酸根几乎不发生氧化反应,石膏平均粒径随Na2S浓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浆液中SiO2不影响亚硫酸钙氧化,但是浓度低于0.5 g/L时,石膏粒径分布更加集中,更有利于提高石膏浆液脱水性能。浆液中Fe2O3的存在有利于亚硫酸钙氧化,浓度在0.5~1.0 g/L时,对石膏浆液脱水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浆液中MgO、Al2O3的存在,对亚硫酸钙氧化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石膏浆液脱水性能。
监测与评价
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王晓钰
2013, 31(2): 115-118. doi: 10.13205/j.hjgc.201302029
摘要:
综合考虑了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总量富集污染及各重金属在土壤中不同赋存形态的生物有效性差异,将风险评估指数(RAC)嵌入地累积指数模型,建立了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所建模型评价某典型污灌区土壤中各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程度,通过分析评价结果以及和同类模型评价结果的对比,所建模型更全面、真实地表征了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水平,为我国土壤资源管理和优先控制因子的选取提供了新思路。
两种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高健磊, 王静
2013, 31(2): 119-12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30
摘要:
河道底泥作为特殊的物质形态,其评价方法与土壤和水环境评价方法均有所差异。随着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也大量涌现。着重介绍了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两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常用方法,重点针对方法本身以及该种方法的优缺点。
沈阳沈抚灌区上游土壤石油烃污染残留调查及现状评价
林静雯, 孙丽娜, 王英刚, 季颖, 许广飞, 秦志军
2013, 31(2): 122-125. doi: 10.13205/j.hjgc.201302031
摘要:
以沈阳沈抚灌区上游指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了停灌十多年来土壤中石油烃污染残留状况;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域的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现状,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绘制了采样区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采样区域石油烃存在残留和污染现象,按照单项污染指数评价,6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高污染级以上。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8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重污染级。污染指数分布图显示,离主干灌渠的源头越近,污染越严重。对于土壤石油烃修复效果,旱田作业要好于水田作业。
燃煤烟气安大略汞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
王相凤, 邓双, 刘宇, 张凡, 张辰, 曹晴
2013, 31(2): 126-131. doi: 10.13205/j.hjgc.201302032
摘要:
以我国三家典型电厂的SCR前、除尘前、脱硫前和脱硫后燃煤烟气为例,考察了分析仪器、采样时间、吸收液量和消解方式对安大略方法(Ontario-Hydro法)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VAAS﹑HG-ICP-AES﹑ICP-MS、和MP-AES都可用于Ontario-Hydro法采集的燃煤烟气样品的汞浓度分析;当烟气中汞浓度较高(大于10μg/m3时),烟气采样时间可以缩短为1 h;200 mL的KMnO4-H2SO4吸收液能确保烟气中汞的监测精度;H2O2-HNO3吸收液和KMnO4-H2SO4吸收液样品采用标准消解和简化消解法所得分析测试结果偏差<10%,表明烟气H2O2-HNO3和KMnO4-H2SO4吸收液样品可采用简化消解方式进行样品消解。
南京北郊冬季大气PM_(10)水溶性无机离子粒径谱分布特征研究
汤蕾, 王月华, 汤莉莉, 张祥志, 李旭文, 崔云霞, 许明君, 程穆宁
2013, 31(2): 132-137. doi: 10.13205/j.hjgc.201302033
摘要:
于2009年11月26日至12月20日在南京北郊昼夜分粒径采集大气PM10样品,运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及谱分布特征,讨论无机离子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研究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PM2.1日均值为0.3921 mg/m3,超过EPA大气质量标准(0.065 mg/m3)5倍,PM10日均值为1.0103 mg/m3,为国家大气PM10三级标准(0.25 mg/m3)3.04倍,PM2.1占PM10约40%,说明冬季南京北郊颗粒物污染较严重,且以细粒子为主;PM10和PM2.1中的主要无机离子均为SO42-、Ca2+、Cl-,浓度大小为SO42->Ca2+>Cl-,且均表现为白天浓度高于夜晚;粒径谱分布为Ca2+、Cl-、SO42-均呈双峰,Ca2+主要存在于粗粒子中,SO42-、Cl-主要分布在积聚模;相关性分析表明,SO42-与NO3和Cl-显著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0、0.9123,其可能存在同源性;由NO3-/SO42-的特征比值,白天和夜晚分别为0.0582和0.0484,均远小于1,说明南京北郊大气污染以固定源为主。
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环保信息化建设探索
张晶
2013, 31(2): 138-140. doi: 10.13205/j.hjgc.201302034
摘要:
攀钢集团公司2009年在凉山州西昌市投资建设了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立了攀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项目组成之一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能源环保系统作为一子系统同步配套建设。介绍了能源环保子系统中环保信息化系统设计架构、功能、技术路线等,可作为环保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