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ZHOU Yixin, ZHI Liling, ZHENG Kaikai, WANG Yan, ZHI Yao, WANG Xiaofei, LI Ji. DIAGNOSIS AND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OF AN ORBAL OXIDATION DITCH PROCESS[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022, 40(11): 177-181. doi: 10.13205/j.hjgc.202211025 |
[1] |
周少奇, 范家明, 吴宋标,等. 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机理[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25(6):3-4.
|
[2] |
罗麟, 李伟民, 邓荣森,等. 一体化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12):15-18.
|
[3] |
区岳州.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J]. 中国给水排水, 2006,22(1):21.
|
[4] |
丁晓倩, 赵剑强, 陈钰,等. 传统和氧化沟型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对比[J]. 环境工程学报, 2018, 12(5):208-217.
|
[5] |
高景峰, 彭永臻, 王淑莹,等. 不同碳源及投量对SBR法反硝化速率的影响[J]. 给水排水, 2001, 27(5):55-58.
|
[6] |
董良飞, 郗晓敏, 余海静,等. 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4):24-28.
|
[7]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4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8] |
徐晓妮, 王社平, 张日霞,等. 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反硝化速率测定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24):7576-7579.
|
[9] |
梁秀荣. Orbal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控制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4:50-68.
|
[10] |
黄斯婷,杨庆,刘秀红,等. 不同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特性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5, 41(7):21-25.
|
[11] |
曹岳. 城市污水特征及碳源组分结构对反硝化影响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6:38-40.
|
[12] |
王聪, 王淑莹, 张淼,等.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2844-2850.
|
[13] |
邓荣森, 况力, 李媛,等. Orbal氧化沟混合液流态试验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9(2):89-92.
|
[14] |
曹刚. Orbal氧化沟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D]. 长沙:湖南大学,2016:18-25.
|
[15] |
张扬, 陈豪, 宋英豪,等. Orbal氧化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环境工程, 2009, 27(4):62-64.
|
[16] |
张小燕, 王刚, 郭华,等. Orbal氧化沟+深度处理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4):56-58.
|